孵出甲鱼的养殖步骤如下:
暂养
甲鱼苗刚孵化出来时,应先放在干净的沙盆中,游荡3小时以上,然后清洗干净,用高锰酸钾泡3分钟,再放入池塘。水位不宜过深。
稚鳖出壳后,先将其缓慢放入四壁光滑的大塑料箱或盆内,箱内水深约4厘米,水质要清新。刚出壳的稚鳖以卵黄为主要营养来源,在出壳24小时后开始投喂营养丰富的稚鳖料或剁碎的水蚯蚓。待稚鳖摄食1周后,再移入稚鳖池饲养。入池前,应用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0-15分钟。
饲料管理
稚鳖阶段以蛋白质含量为45%的稚鳖人工配合饲料为主,配以野杂鱼等鱼浆,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等。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4-6%。随着鳖个体生长,逐步提高鲜活饲料的分量,日投喂量逐步减少到鳖体重的2-3%。
饲料投喂应坚持“四定四看”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看天气、看水质、看甲鱼活动和摄食情况灵活投喂。
水质管理
甲鱼对水质要求较高,要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定期换水、清理池底、调节水温和pH值等措施是必要的。夏季高温时,要及时加注新水,降低水温,防止甲鱼中暑。
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pH值应在7-8.5之间,溶氧量需达到5毫克/升以上。
疾病防治
培育甲鱼苗主要靠预防,一旦发现病状,应及时治疗。一般在15天消毒一次,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面泼洒。
常见病状包括肺部充血,一旦发现,应立即换塘,避免使用药物,以免造成甲鱼苗死亡。
环境控制
甲鱼喜欢安静、清洁的水域,池塘面积一般为5亩左右,坡度比为1:2,底部平坦,淤泥厚度约25厘米,水深在1.8-2.5米之间。池塘四周应建造防逃墙,墙高40厘米,墙顶向内走檐10厘米,内壁光滑。
池塘内每200平方米用水泥板或木板搭建甲鱼休息及晒背的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约15-25厘米,倾斜的一侧延伸至水面下20-30厘米。
种苗选择
选择优质种苗,观察其外观是否完整、健康,活力是否充沛,并确保种苗来源正规,避免购买有疾病的种苗。建议选择孵化出来养殖一天以上的甲鱼苗,以降低养殖风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孵出并养殖甲鱼,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