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麝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址选择
建立林麝人工养殖场时,应选择海拔1000米以上、人烟稀少、环境安静、林草茂盛的山坡地,最好是有山泉流出的地方。围栏散养应选择坡向朝南、区域内植物种类丰富的缓坡地。场地面积要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围栏要坚固且有防护措施。
圈舍建设
养殖场应建在干燥的地方,一般每8平米养一只麝鹿。采用笼养时,需要制作2米长、1米宽、2米高的笼子。圈舍及运动场应保持干燥、通风,空气新鲜,冬暖夏凉,安静,无不良刺激源。圈舍及运动场每年要定期消毒2-3次,食槽必须每天刷洗。
饲料供应和管理
饲料大致分为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粗饲料有干草、干树叶、干菜及农作物的秸秆等。动物性饲料包括牛奶、羊奶、蛋、奶粉、鱼粉、血粉等。矿物质饲料主要有食盐、贝壳粉、骨粉、蛋壳粉等。微量元素要制成添加剂,均匀拌在饲料中喂给。
喂料要求严格定时、定量、定次数,每次给料量以吃饱而无剩料为宜,一般分早、中、晚3次给食。早晨喂日粮的30%,中午20%,夜间50%。喂料要求先粗后精,饲料种类和质量要相对稳定。变换饲料种类时,应由少量到多量,使之逐步适应。突然变换饲料,可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腹泻,食欲减退。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夏天应每天换1次。饮水器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粪尿污染。
饲养方法
麝应分圈饲养,以避免大欺小、强欺弱、公母互相追逐。麝场周围及舍内应种些桑树、杏树、核桃楸等,供麝采食树叶和避开阳光直射。圈内应保持干燥、通风,空气新鲜,冬暖夏凉,安静,无不良刺激源。
种公麝应适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精子的活力,从而使受精率提高。妊娠麝适当的运动能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减少难产。饲养员接近麝时,态度要温和亲近,切忌简单粗暴的举动。
繁殖和取香
每年5-7月是取香期,此时需要停食一周,30天后开始取香。公麝的配种期和泌香期,母麝的妊娠期和哺乳期,要求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较高,应及时调整饲料,合理搭配。
疾病防治和兽医支持
应选择优质的兽医和繁殖技术支持,及时检查鹿的疾病和繁殖情况,保证鹿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在饲养过程中,还应注意适时的驱虫、防疫等措施,保证鹿群的健康。
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科学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鹿群的生长和繁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调整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保证鹿饲养的顺利实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麝鹿,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繁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