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种草养殖的方法如下: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照充分、肥力适中、排水良好、盐泽化程度低、交通便利、管理利用方便的地段。
尽量选用杂草较少或周围杂草侵入威胁较小的地方,以保证牧草的产量和延长利用年限。
整地
耕地深翻或深松25-30cm,耙出杂草根茎,耙碎土块,混拌土肥达到表面平整,并镇压,使土质细碎、地面平整、土层压紧,上虚下实,起到保水效果。
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20-30公斤,所施的农家肥必须经过发酵腐熟。
播种
播种时间根据牧草类型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春播在4月初至4月中旬,秋播在9月至10月。
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和穴播,种子在播前应清选除杂,坚壳种还要软化处理,豆科草种需接种根瘤菌。
播种量根据种子的大小、发芽率和亩产量要求而定,一般每亩用种0.25-0.5公斤。
田间管理
出苗后管理:及时间苗、补栽,保证苗齐。在幼苗期及时进行中耕锄草,防止杂草抢夺养分。
施肥:在牧草生长旺盛期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并在施后三天浇水。每次刈割后都要追施氮肥并浇水,以利于其快速生长。
刈割:当株高50厘米以上至1.2米时,茎秆脆嫩,营养丰富,是刈割的最佳时期。刈割时留茬15厘米左右,以利再生。
制种田管理:幼苗出齐后及时定苗,每株留分蘖苗6-7棵,清除多余弱株。7月底前追施尿素2-3次,每次10-15公斤,追肥后及时浇水。8月份株高2.5米左右时进行抽穗结实,每株只留一个主穗,剪除中上部抽生的侧枝副穗。
病虫害防治
播种前用农药拌种,防止鸟类和地下害虫吞食种子,以及部分牧草的疾病如黑粉病、黑穗病。
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应及时除草。
利用方式
种植的牧草主要用于青饲、青贮或制作干草,以保持其最佳营养成分。
根据畜群需求量和干草市场规模,科学确定种植面积和利用方式,避免积压浪费。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耕地种草的高效养殖,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满足畜禽的饲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