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老虎斑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苗种放养
每年3-5月份,当水温上升至18度左右时,将保温棚中的幼鱼移到养殖池中。
入池前要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使用次氯酸钠等药剂,并清洗直到药剂味道消失。
放养时要注意养殖密度,老虎斑耐低氧且活动少,可适当密集养殖。
饵料管理
老虎斑是肉食性鱼类,主要饵料为鱼虾蟹和小杂鱼。
投喂时要控制用量,避免过多投喂导致饵料变质。
池塘中有残留饵料要及时捞出,防止误食引发疾病。
投喂饵料时要遵循多投少量的原则。
水质管理
水质的好坏对老虎斑的生长至关重要,水质过差会导致生长速度减慢和溶氧量下降。
每天每投喂一次饵料都要尽量换一次水,并清扫池壁、池底等。
换水时首先要将池塘水位降低至45厘米左右,然后让其对流两个小时左右再将水位恢复至原本位置。
疾病防治
老虎斑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疾病发病率较高,主要病因包括寄生虫感染和细菌性疾病。
定期进行水质测试,保持水族箱的清洁,及时捞出病鱼并进行治疗。
使用药物如聚维酮碘、上野黄药等进行药浴,预防疾病的发生。
养殖设施
根据不同阶段苗种生长发育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殖池,如塑料框、塑料小网箱或水泥池。
配套设施包括供水、供气、供电、加热系统等,并注意夏季遮光、冬季保温。
饲养环境
提供适当的水温和光照条件,避免阳光直射。
保持水质稳定,定期更换水体,保持24小时连续不断充气和对流水。
分养筛选
定期进行筛选和分养,保持同一养殖池中的鱼体大小规格一致,减少互残。
在苗种饲养期间,2~3天筛选一次,筛选时操作要认真、轻快,避免鱼体受伤。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老虎斑鱼的养殖成活率和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