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中的调水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种植水草
在塘口提前种植浮水性的水草,如水葫芦、菱角秧、水花生等,这些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减少氨氮和亚盐问题,同时提供甲鱼躲避和栖息的环境,减少甲鱼之间的争斗和烂头烂脖子等问题。
使用生石灰
每月定期使用生石灰划水泼洒,每亩水体20到30斤。生石灰可以吸附水体中的大颗粒分子,沉入塘口底部,防止底部淤泥和残饵粪便酸化,从而减少病菌繁殖。同时,生石灰还可以提高水体的钙含量,促进藻类繁殖,提高水体透明度,使水色更加漂亮。
使用腐殖酸钠
定期泼洒腐殖酸钠,可以净化水质,特别是针对水体浓度较大的情况。腐殖酸钠是一种碳源,可以培养藻类,促进其繁殖,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
改底后使用芽孢杆菌
改底后要及时使用高含量的芽孢杆菌,以快速氧化底部的残饵粪便,防止酸化滋生病菌。改底后,水体中的有机质和杂质需要时间来分解,使用芽孢杆菌可以像蚯蚓一样分解泥土中的杂质,降低水体浓度。建议改底后间隔几个小时再使用芽孢杆菌。
联合使用芽孢杆菌和光合菌
甲鱼塘可以定期使用芽孢杆菌联合光合菌调水,或者芽孢杆菌加乳酸菌调水,效果会更好。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质,提高水质,促进甲鱼的生长。
控制投料量和残饵
投料量应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及时收捡剩余饵料,避免水质污染。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和日落时进行。
定期换水和排污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1/3。如有条件,可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定期使用二氧化氯、漂白粉、强氯精等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光合菌制剂,起到调水作用。
水面种青和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起到调水作用,同时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和乘凉。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增加溶解氧
水体中的溶解氧应保持在3mg/L以上,主要靠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增氧机提供。在温室养殖模式下,增氧机的功率和砂头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以确保水体中的溶解氧充足。
调节水温
甲鱼是变温动物,水温的急剧变化会影响其健康。温室养殖模式下,水温应控制在29℃~30℃。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水源加热、温室养殖等方法来调节水温。
控制pH值
甲鱼适宜的水体pH值为7.2-8.5。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甲鱼的生长。可以使用生石灰、小苏打等来调节pH值,保持水质稳定。
使用微生物制剂
在高密度、全黑暗环境下,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调控起到关键作用。常用的菌种有EM复合菌种、复合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等,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增加水体含氧量,保持水质稳定。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调节甲鱼养殖池的水质和水温,为甲鱼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