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磨菇花枝需要以下步骤:
形成条件
干燥的空气:香菇表面容易蒸发失水,内外生长不同步,这是形成花菇的关键因素。
温差:一定的温差对花菇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空气湿度:空气湿度在50%至70%之间变动较为适宜,晴朗有风时湿度可降至40%左右。
培养基含水量:应保持在50%至55%之间,以创造内湿外干的条件。
温度:最适宜花菇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2至15℃,温度高于25℃时菇体易开伞,不利于花芽形成。
光照和通风:较强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有利于花菇的形成。
品种选择和季节安排
品种选择:选择个大肉厚、出菇温度较广、抗逆性强、适宜干制的中温型和中偏低温型菌株。
季节安排:一般适宜在八月初进行接种,9月上旬之前接种结束。发酵60至80天,于十月下旬至11月上旬转四出菇,到次年5月上旬高温来临采收结束。从接种到出菇结束历时十个月左右。
场地选择
光照充足:花菇栽培场所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
空气流通:地质平台地表干燥,空气流通良好。
畦面:将地整成75至80cm宽、长度不限的难对条状畦,畦面整平拍实,孔之间留60cm宽的作业道,四周设排水沟。
阴棚和栽培架:搭建两米高的简易阴冷阴棚,阴棚下设置弓形塑料大棚,棚顶薄膜要扎紧固定。搭建两行或三行竹木结构的栽培架,层间距25cm左右,高5至6层,横档上纵向平行摆列四根竹片或枝条,用于卧放菌筒。
养殖管理
菌筒卧放:在横档上纵向平行摆列四根竹片或枝条,用于卧放菌筒,调节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磨菇花枝。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环境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花菇的顺利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