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鱼苗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环境要求
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2-3亩,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新开池塘要根据土质来确定,酸性池塘和池水容易混浊的池塘不适宜饲养鳜鱼。
清塘消毒
在4月用生石灰进行清塘,5天后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米培育水质,以培育鳜鱼的天然饵料。
饵料培育
把附有鲫鱼卵的鱼巢放到池塘里进行孵化,鱼苗密度通常每亩控制在50万条左右,鱼卵可以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一天,这样可以兼顾规格不齐的鳜鱼苗都有适口饵料。
放养培育
鳜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水10公分,水质浓可以换去1/3;鳜鱼苗放养密度为4000条/亩左右;检查池塘里饲料鱼的密度,及时补充适口的饲料鱼;注意水质变化和天气状况,水质不良及时换水;鳜鱼需要防治的病害主要有斜管虫和车轮虫等纤毛虫,指环虫发病率比较低。
鱼池准备和饲料鱼培育
在饵料鱼放养前10~12天,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天然饵料培育:在饲料鱼苗(鳊鱼、白鲢、鲫鱼等)放养前7天,加水至60公分,且每亩水面放腐熟的肥料150公斤左右(池底肥的可不施),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饲料鱼的培育:饲料鱼一般为白鲢、鲫鱼、鲮鱼等,亩放养量为30万左右。饲料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清水10公分,使水质清新且天然饵料丰富。鱼苗放入后不用立即投饵,但需天天观察鱼苗的密度、体质、生长速度和水中红虫的数量,待红虫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四周觅食时,立即用厚浆“浇滩”,并一日数次检查各投喂点的情况,在前期饲料吃去即添,在后期应对饲料鱼规格予以控制。一般放养8~10公分的鳜鱼种,饲料鱼的规格应控制在3~4公分左右。饲料鱼培育时也可放入些老泥鳅,繁殖出的小泥鳅可作为鳜鱼的优质饵料。鳜鱼养殖面积和饲料鱼池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3-4。
鳜鱼苗种的放养方法
直接放养寸片鳜鱼苗:放养鳜鱼寸片苗种前,在鳜鱼主养池中投放鲮鱼水花或家鱼水花150-200万尾/亩进行夏花培育,待鲮鱼苗或家鱼苗长至1.5-1.8厘米左右时,将池塘水进行大交换后(交换量为池水的1/3-1/2),并提前三天杀虫一次,随后便及时投放鳜鱼寸片苗种,使之在下池的7-10天内有大量规格适口数量充足的饵料鱼可供摄食,这是提高鳜鱼主养成活率的关键之一。标粗后再放养:此法适合于池塘较多,有一定养殖规模的渔户。具体操作为:在鳜鱼标粗池(面积4-6亩)中投放鲮鱼水花或家鱼水花100-200万尾/亩进行夏花培育,待鲮鱼苗或家鱼苗长至1厘米左右时,将池塘水进行大交换后及时投放规格为2厘米左右的鳜鱼苗,投放。
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饲料鱼可选择鲮鱼、鲢鱼、鲫鱼、草鱼等。投饲技术:定期(3~5天为1期)投放补充饲料鱼。池中饲料鱼数量的判断:池中饲料鱼充足时,鳜鱼在水的底层追捕饵料鱼,因此池水面只有星星点点的小水花。细听时,鱼追食饲料鱼时发出的水声小,且间隔时间大。如池中饲料鱼不足时,鳜鱼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