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养殖的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建设
选址:选择水源充足、地面开阔、地势略带倾斜的地方,周围没有山林或建筑物阻挡,以保证通风良好,有利于池塘水的搅动对流。
面积与水深:池塘面积大小不限,但以0.2~0.67公顷为好,长宽比为1∶3。水深在0.7~1.5米,不宜过深,有利于水草的生长、光合作用、溶氧补充及龙虾的栖息摄食与生长。
水质与排灌: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中溶氧4mg/l以上,pH值7.0~8.0。排灌水系统做到排灌分开,有利于水质的调控及疾病的防治。
防逃设施:虾塘四周除堤坝坚固外,还可以用一些简易的材料,如塑料薄膜或塑料网围起来,防止龙虾外逃或敌害生物如青蛙、蛇、老鼠的侵入。
清塘消毒
干法清塘:放养前必须清塘(干法)清除杂物、杂草,以免塘内留有敌害和病原体,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50~200公斤消毒。
湿法清塘:若利用旧池塘或湖泊养龙虾,要清淤、修整、曝晒,放养虾苗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干池消毒。
水草种植
种类与覆盖面:在池塘中种植水草,如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覆盖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以利龙虾蔽荫和滋生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
隐蔽物:在塘底设置有砖块、石块及竹筒等隐蔽物体供其栖息穴居。
虾苗放养
放养密度:每亩放养规格为2-4厘米的幼虾1500-2000尾或30公斤/亩。放养时要注意幼虾的质量,同一田块放养规格要尽可能整齐,放养时一次放足。
放养时间:在稻谷收割后的9月上旬将种虾直接投放在稻田内,或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投放幼虾。
投饵饲养
前期饲料:放苗后3天内,投以绞碎的小鱼和碎肉,3天后1个月内投放小杂鱼、下脚碎肉或配合饲料。
后期饲料:待虾苗长至6-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如麦子、麸皮、玉米、饼粕等或配合饲料。
投喂时间:每天喂2次,早晨和傍晚各一次,晚上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70%-80%。
水质管理
溶氧管理:保持溶氧充足,水质清新,每周加水15-20厘米深,确保水质新鲜、洁爽,并有足够的溶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深以上。
水质调节:高温季节防止虾浮头,增开增氧机。水质过肥时用生石灰消杀浮游生物,全池泼洒。
日常管理
巡塘:注意巡塘,清除敌害生物、青蛙、蛇等。
防逃:定期检查防逃设施,确保其完好无损。
通过以上布局,可以有效提高龙虾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同时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