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螳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建棚
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搭建饲养棚,可以使用木桩、竹批、铁丝等材料搭建骨架,再罩上丝网结成的网罩,四周用土埋实。
笼棚内应移植或栽种矮小树木和棉花等隔离物,供螳螂栖息,减少接触机会,避免自相残杀。
选种
选择个体大、产卵多、生长迅速且市场畅销的品种,如枯叶大刀螂和中华刀螂等。
初次养殖时种源可自己采集或从养殖场养殖户那里购买,以后自己留种繁殖。
投喂饲料
螳螂属于捕食性昆虫,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运动中的小虫。3龄前的幼小若虫如无活虫,成活率很低。因此,在螳螂卵块孵化前,应准备活虫饲料,如蚜虫和家蝇等。
3龄后的螳螂若虫食量较大,需配制人工饲料,以补充饲料的不足。配方可以包括酵母片、鸡蛋黄、蜂蜜、蔗糖等。
环境条件
保持饲养环境通风透气,温度控制在23-30摄氏度之间,避免高温过湿导致新生螳螂死亡。
注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残余饲料和更换新鲜食物。
养殖管理
注意观察螳螂的生长情况,及时投喂饲料,避免自相残杀。根据螳螂的生长阶段,适时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数量。
防治病虫害,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螳螂的病虫害问题,如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藻菌等微生物寄生危害,以及水灾和农药化肥等污染对螳螂的危害。
采收与加工
根据市场需求和螳螂的成熟情况,适时进行采收和加工。成虫可以通过蒸煮或文火炒干的方法制成中药桑螵蛸,卵鞘可以在秋季至翌年春季采收并进行相应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工养殖螳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环境的稳定和清洁,以及定期观察和调整饲养方法,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