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鸡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饲养难易程度选择品种,如白羽乌骨鸡、黑羽乌骨鸡等。
养殖条件
散养:最好选择散养方式,增强免疫力,减少饲养成本,提高肉质。
鸡舍环境:保持干燥和温暖,修建砂浴地方,注意防寒抗湿。
鸡舍选择与消毒
鸡舍应座北朝南,通风良好,地势干燥,门窗用网罩好。
进雏前2周进行熏蒸消毒,育雏室地面和墙壁用消毒剂喷洒消毒。
饲养方式
可以采用地面平养、多层网上平养等方式,垫料以晒干木屑为佳。
雏鸡保温期间采用人工光照,脱温后改为自然光照。
保温与控湿
雏鸡需要稳定的温度环境,进雏前24小时开始加热,室温应达到25℃以上。
湿度控制:1周龄内育雏室温度为34-32℃,湿度为65%-60%;随后每周下降1-2℃,湿度保持在65%-60%。
饲喂与饮水
1-2龄用碎米或玉米粉开食,逐渐过渡到全价饲料。
雏鸡出壳20小时后先饮水,后开食,饮水中可加0.2%氯霉素或0.2%新诺明等抗菌药物。
营养标准
育雏期饲料粗蛋白为19%,粗纤维小于6%,钙为0.8%-1.3%,磷为0.6%,氯化钠为0.3%,水分小于14%。
育成期饲料粗蛋白为17%,粗纤维小于6%,钙为0.7%-1.2%,磷为0.55%,氯化钠为0.3%,水分小于14%。
饲养密度
1至10日龄,密度为40至50只/平方米;
10至20日龄,密度为30至40只/平方米;
20至30日龄,密度为25至30只/平方米;
30至60日龄,密度为20至25只/平方米;
60至90日龄,密度为15至12只/平方米。
消毒防鼠
育雏前,育雏室地面和墙壁用消毒剂喷洒消毒,禁止有鼠洞。
销售与循环饲养
可以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法或分隔分段饲养法,确保销售后鸡舍消毒空栏1周再进行下一批饲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乌骨鸡,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