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螺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清塘消毒
修建高1-1.5米的池塘,修建后暴晒两天,并泼洒生石灰消毒。
在养殖田螺时,把稻田周边加高80-100厘米,注入30厘米的水,泼洒生石灰消灭寄生虫和病菌。
施加基肥
螺丝主要吃细菌和有机碎屑,养殖期间需要往池塘中施加腐熟的豆饼肥和家畜粪便,让水质更肥沃,利于藻类生长。
在投放田螺苗前3-4天,往池塘中施加腐熟的鸡鸭牛猪粪,用于培育有机微生物。
投放种苗
选壳上带微刺、壳尖短小且带红色的小螺丝,清塘15天后将螺丝苗放入池塘中,并泼洒豆浆、豆渣,促使螺丝生长。
选择外壳完整、颜色呈现淡褐色且无疾病的田螺苗,在水温约为15度时,将田螺苗投放至水里。
养殖管理
在池塘中栽种水草或水浮莲等植物,为田螺提供栖息之所。
投放后要注意海水温度,将水温控制在15-30度左右。
海螺属于杂食性贝类,人工养殖时饲料主要以小鱼虾及贝类等为主,注意水中硅藻的含量。
定期检查海螺的进食情况,防止投喂过量导致水质变差,底泥发黑,引发海螺的病虫害。
发现爬杆现象时要及时增氧,调整水质,促进海螺的生长。
水质调节
经常注入新水,保持水质新鲜清洁,特别是在繁殖季节和高温季节要保持池水流动。
调节水的酸碱度,保持水质稳定。
疾病防治
注意管水和防止鸭、鼠等入池捕食田螺,并防止田螺外逃。
定期使用EM调水王,调整水质,保持池塘内的有益菌群为优势种群。
收获
海螺养殖主要是圈养,所占池塘面积小,属密集型养殖,每亩的苗种量应控制在1.2万粒左右,中秋节后可以间断性的捕大留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螺苗,并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