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的养殖可以分为鱼苗培育、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管理几个阶段。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方法:
鱼苗培育
池塘要求:选择水泥池,面积20~100平方米,排灌方便。
清塘消毒:开始时进行清塘消毒,进水深度控制在0.5-0.8米,逐步加深至1.2米。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水面放养50~100尾全长1~1.5厘米的鱼苗。
投喂饲料:投喂水蚤、虾片等粉状饲料,每天投饵3次以上。
鱼种培育
池塘要求:面积1~3亩,水深15~2.0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清塘消毒: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
放养密度:每亩水面约2000尾体长4~5厘米的夏花鱼种。
投喂饲料:投喂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5%以上,初期少量多次,后期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
补充饲料:适当投喂切碎的菜叶,补充维生素。
成鱼养殖管理
环境要求:保持养殖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有条件的话经常换水,必要时开机增氧,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投喂饲料:投喂高蛋白全价颗粒饲料,每天投喂4次,投饵量不超过青鱼体重的5%。
生物饵料:定时投喂少量鲜嫩的青料(青草、菜叶等),补充维生素。
繁殖技术
繁殖季节:3~8月,常在石质或砂砾质河床的流水处产卵。
鱼苗培育池:初始池水深度从0.8米起,逐日冲注加深,放养密度50~100尾/平方米,前5天投喂浮游生物和蛋黄,第5~10天投喂水蚤和粉状饲料,第10~30天以投喂花生麸为主。
鱼种放养:放养密度3~4尾/平方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体交换量大的鱼池可适当加大放养密度。
水质管理
水质调控:每隔9天左右添加一次新水,维持池塘水深度在150~200厘米,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
消毒:每月用生石灰对池塘水进行一次消毒,降低有机悬浮物含量,控制水体酸碱值在7.0~8.5之间。
增氧:在阴天早晨、晴天中午、雨天半夜等缺氧情况下使用增氧机加氧。
疾病防治
预防为主:定期消毒池塘,投喂药饵,预防细菌性疾病。
治疗为辅:发现疾病及时确诊并对症下药,避免使用高毒药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青波的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新、环境安静和适量投喂是关键。同时,定期检查和调整养殖管理措施,确保青波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