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棒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饲养方式
乌骨鸡的饲养方式基本与肉鸡相同,包括笼养、地面散养、炕上平养或网上平养。在农村炕上平养是最佳选择。
笼舍建造
乌骨鸡笼舍应选择背风朝阳、地势干燥、平缓、四周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的地方。鸡舍的大小和形式依地势和地形而定,一般采用开放式新型鸡舍,具有双坡式顶棚,两壁敞开,前后两个窗口。这种鸡舍的特点是避雨防火,夏季通风,鸡舍干燥,适合气候温和或较炎热的地区。
育雏期管理
育雏期为30天,是提高雏鸡成活率和前期增重的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保持合理的育雏温度和湿度,使用温度计随时掌握温度,并注意观察雏鸡的行为和健康状况。育雏室温度和湿度要求如下:
1周龄内:温度34℃至32℃,湿度65%至60%
1至2周龄:温度32℃至28℃,湿度65%至60%
2至3周龄:温度27℃至25℃,湿度65%至60%
3至4周龄:温度25℃至23℃,湿度60%
4周以后:温度20℃左右,湿度60%
饮水和开食:雏鸡出壳20小时后先饮水,后开食。开始饮水应用5%至10%的白糖水,饮半天,之后逐渐过渡到温开水和饲料。饲料中可添加0.2%氯霉素或0.2%新诺明等广谱抗菌药物,控制白痢病的发生。
营养标准
乌骨鸡的饲料必须达到一定的营养标准,育雏期和育成期的饲料要求如下:
育雏期:粗蛋白19%,粗纤维小于6%,钙0.8%至1.3%,磷0.6%,氯化钠0.3%,水分小于14%
育成期:粗蛋白17%,粗纤维小于6%,钙0.7%至1.2%,磷0.55%,氯化钠0.3%,水分小于14%。
饲养密度
合理掌握乌骨鸡生长时期的密度,可以提高生长速度和肉料比,增加养殖经济效益。不同生长时期的密度要求如下:
1至10日龄:40至50只/平方米
10至20日龄:30至40只/平方米
20至30日龄:25至30只/平方米
30至60日龄:20至25只/平方米
60至90日龄:15至12只/平方米。
以上是乌棒养殖的基本方法,具体细节可能会因养殖环境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