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通常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案件,并决定进行侦查或审判。具体到立案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立案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有犯罪事实存在:
必须有一定的犯罪行为发生。
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法律,该犯罪行为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属于管辖范围:
案件必须由有管辖权的机关受理。
符合立案标准:
例如,在刑事案件中,个人受贿达到5000元以上,或者虽然金额不足5000元但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形,都应当立案。
当公安机关在审查报案、控告、举报或自首的材料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时,会制作并发出“立案通知书”。收到此通知书,意味着案件已经被正式立案。
如果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有异议,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需要注意的是,立案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标志着案件正式进入司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