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养殖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适宜的温度
初春时节,气温较低,应逐渐撤去防寒设施,使产蛋鸡舍气温维持在10~15℃以上。20℃时产蛋率最佳,26℃以上蛋壳变薄,30℃以上破蛋率明显增加。育成及产蛋鸡的日温差应控制在6℃之内。
保持鸡舍相对湿度在60%~70%,舍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能高于0.3%,氨气浓度不能低于15~20μl/L。
合理的光照
春季开产阶段,光照要增加。密闭式鸡舍一般早、晚各开、关灯1次,采用早晨补充光照,红灯光照效果更佳。产蛋鸡应每天早5点开灯,晚9点关灯,使光照时间稳定于16个小时。光照时间要逐渐增加,可在原来8小时/天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小时,连续2星期以后,再每周增加0.5小时,最多不超过17小时,以后保持稳定。开放式鸡舍全靠自然光照,不足16小时的部分可用人工光照补充,光照强度以10Lx为宜。
饲料的需要
春季换季后,要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比例,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饲料中盐的含量,控制能量饲料。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能量饲料多会使鸡体重增加,鸡的产蛋率会降低。
在产蛋高峰期,应增加日粮中钙的比例,由青年鸡的1%增加到2%,并逐渐改喂产蛋鸡饲料。当产蛋率达到5%时,日粮中粗蛋白质为14%,钙为3.2%;当产蛋率达到50%时蛋白质增至15%,钙为3.4%;产蛋率达到70%时,粗蛋白质增至16.5%,钙为3.5%;当进入产蛋高峰时,每只鸡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轻型鸡不能少于18克,中型鸡不能少于20克。
通风换气
每天中午气温高时打开门窗,以排出有害气体。保持舍内正常湿度,避免春季发生呼吸道疾病。
防疫管理
春季是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节,应搞好环境卫生和加强防疫,定期使用益富源微生物除臭菌液喷洒鸡舍。入春以后,应对鸡舍外清扫消毒1次,以减少疾病的威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增强蛋鸡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带鸡消毒
在搞好相应疫病免疫接种的基础上,通过带鸡喷雾消毒消灭传染源。气温较低的初春应在喷雾消毒前先将鸡舍内温度升高2℃~3℃,且每连续3次所用消毒药成分不能相同。
喂料与拣蛋
每天应定时饲喂3次,并且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拣蛋,每天分别在6~7、12~13、18~19点进行饲喂,分别在12~13、17~18点进行拣蛋。这样可以减少应激、稳定产蛋率和减少破损蛋。
防虫、鸟、鼠、兽
防止昆虫、鸟类、老鼠和兽类进入鸡舍,以免影响蛋鸡的健康和产蛋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春季鸡蛋的养殖效果,确保蛋鸡健康生长和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