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怎么养殖

西东指北 · 2025-01-06 00:36:05

中华鳖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建池

场地选择:养殖场地应选择在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地方。水源可以是河流、湖泊或水库、池塘的地面水,理想的水源是既有地面水,又有水质良好的工厂余热水或温泉水。

池底处理:底土以保水性良好、渗透性较差的壤土或粘土为佳,底土上层铺15~30厘米厚的淤泥和细沙的混合土,以利于中华鳖栖息和冬眠。沙粒宜细不宜粗,防止中华鳖皮肤受伤。

鳖池建造:鳖池应建造在光照良好、环境安静、背风向阳的地方,并考虑交通便利性、电源、能源和饲源供应等因素。

鳖卵选择与孵化

鳖卵选择:选择重量3~5克,白色亮区占卵表面1/3~1/2,轮廓清晰,植物极淡黄色或淡红色,卵面光泽,无杂斑的受精卵。

孵化条件:将放置有鳖卵的孵化箱整齐叠放到孵化房中,通过红外灯加温,使孵化房温度控制在30℃~31℃,空气湿度控制在85%,沙的湿度控制在8~12%。

稚鳖放养

放养前处理:放养前冲洗净鳖池,用生石灰150~200毫克/升或漂白粉10毫克/升泼洒消毒。稚鳖用高锰酸钾20毫克/升浸浴20分钟。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水面放养35~40只。

饲料与投喂

稚鳖饲料:出壳一个月内以投喂红虫、小糠虾、丝蚯蚓、摇蚊幼虫等,也可投喂鸡、鸭蛋黄、动物肝脏等,以后逐步改投蝇蛆、蚯蚓、小虾,以及切碎的鱼糜、动物内脏、大鱼虾、河蚌、螺等。

幼鳖和成鳖饲料:投喂高蛋白质的动物性饲料,并适当加些菜叶浆汁。饲料搅拌成具有粘性、弹性和伸展性的团块饲料。日投喂2~3次,日投喂量约占鳖体重的5%~10%。

水质管理

水质控制:池水要控制在微碱性,水体透明度以25厘米~35厘米为宜,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每月换水1次,每次换1/3。换水后每池均匀泼洒复合微生物制剂,以调节水质。

病害防治

预防措施:定期泼洒药物,保持水质清新,避免病害发生。使用健康养殖技术,适当控制养殖密度,在饲料中加酶益生菌、复合维生素等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治疗方法:发现鳖生长情况不正常时,用0.3~0.5ppm聚维酮碘进行全池泼洒,或用1ppm戊二醛进行全池泼洒。渔药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农业部有关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执行标准的渔药。

捕捞与销售

捕捞时间:每批投放的中华鳖分两次捕捞。在35%的中华鳖达到0.35公斤规格的时候,进行第一次捕捞,将0.35公斤以上规格的中华鳖捕捞上市。第一次捕捞两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捞,将池中剩余中华鳖全部捕捉上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中华鳖的人工养殖,提高其繁殖率和成活率,满足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