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元虫(也称为土鳖虫)的人工养殖方法如下:
生活环境
土鳖喜欢阴暗、潮湿、含腐殖质较为丰富、疏松的土壤中。在野生状态下,它们多生活于灶间、墙角、落叶树林下的腐殖质土壤及碎石间,入土深度可达0.6-07米。人工养殖时,只需将环境稍加改善即可。
食物要求
土鳖是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的根、叶、茎、花、果,各类杂粮,以及动物性残渣和粪便。在缺乏这些食物时,它们也能在腐殖质土壤中通过吃食腐殖质生长发育。
温湿度要求
土鳖在13-33℃下可正常生长繁殖,-10℃时冻不死,40℃时热不死,属于抗寒冷、耐高温的动物。最适温度为26-30℃。对环境湿度的要求在35-80%,低于35%或高于80%时,活动频繁。
敌害防治
土鳖的天敌较多,包括老鼠、蜘蛛、鸡、鸭、鸟雀、蚂蚁和螨虫等。只要稍加注意和及时防治,可以有效控制这些敌害。
养殖形式
盆养:选用内壁光滑的塑料盆,高度15厘米以上,直径45-60厘米,内置饲养土即可直接饲养。适合小规模饲养,投资小,操作简便,移动灵活。
缸养:选用内壁光滑的瓦盆,缸高度不超过1米,一半或部分埋入地下。饲养土可放置40-50厘米厚,地下温湿度平衡稳定,土元长得好,寿命长,产出品质好。
池养:在室内水泥地上砌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高40-50厘米的池子,留走道1米,两边砌池或室内全砌上池子,上铺木板走动操作。池子内壁上缘可用水泥浆贴上玻璃条以防土元翻跑。
立体饲养:建立体饲养池,房子要求不漏雨,四周墙体完好,平顶尖顶房都行。在房屋四周留下门窗,用立砖砌隔层墙,砌隔层墙时隔一段用顶砖顶住原来的老墙。隔层墙的作用是保温保湿,对养殖土元有很大的意义。
饲养管理
孵化:选择内壁光滑、直径在50~80厘米的塑料盆,内放置4公斤种卵,拌入种卵体积1/2的饲养土,饲养土的温度保持在29℃左右,盆内连卵带土厚8~10厘米。孵化期内温度保持在25~30℃,每天用手翻动种卵1次,经35~43天孵化,有大量幼虫破壳而出。
饲料配置:土元属杂食性昆虫,饲料可包括麦麸、米糠、饼粕、青饲料、土豆、蔬菜叶、骨头等。每天晚上投料一次,土元贪食蚯蚓,可配合养殖。
分池:土元生长很快,每蜕一次皮体积重量增加一倍左右,应及时分池,避免密度过大影响生长。
拣雄虫:雄虫比雌虫早成熟一个月,应及时拣出并用开水烫死晒干出售,以提高效益。
卵块筛取:雌虫交配一周后开始产卵,产出的卵拖在尾部约2天后自动脱落于土中,可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将卵块筛出。
科学管理和防病
定期用0.2%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场地及池面消毒,定期增加或更换池土,以预防土元患病。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古元虫的人工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