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田螺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点养殖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适合在无大量农药、化肥毒害的农村平坦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水体放养。
池塘建设
池宽1.5米,长10-15米,深30-50厘米。
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
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提供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饵料。
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池塘消毒
禁止使用五氯酚钠清塘,一般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以生石灰为最佳。
有水时100-150千克/亩,无水时50-75千克/亩,有增加PH值、钙含量、调节水质、杀毒杀菌等好处。
种螺选择
人工养殖可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市场购买。
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体重15-25克的田螺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
放养时间
螺种放养可一次性放足,也可分批多次放入。
避开高温炎热时间,头年年底放养有利于缩短养殖时间提高单产。
放养方法
自然区域内放养,每平方米投入11个种螺(3公8母)。
单一养殖池每平方米可放100-500个,水层深度以0.8-1.2米为宜。
水质调节
保持水质新鲜清洁,选择池塘水或河水养殖。
夏季强光时及时将鱼缸搬回室内,以免水温过高影响生长。
定期注入新水,调节水质,保持水流畅循环。
温度控制
田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温度30度以上会缩入壳内。
夏季通过空调等设备控制温度。
合理投喂
田螺为杂食性动物,以水生植物、藻类、土壤腐殖质、蔬菜、瓜叶等为主食。
肥沃水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绿萍、水葫芦、水浮莲的池塘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繁殖与捕捞
母螺夜间产崽,全年产崽一百到一百五十只左右。
每亩池塘投放量为八万到十万个种螺,清明节前后是最佳投放时间。
仔螺长到10克以上可分批采捕上市,采捕时放干池水,直接下池采拾,注意选留60%左右的大个体螺作种螺。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崇左地区成功养殖田螺,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