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舌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三种:围网养成、池养和浅海增殖。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
围网养成
地点选择:选择低潮区地势平坦、风浪较平静、潮流畅通、附近无工业污染源、底质以砂为主的海滩。
设备准备:使用6—8号尼龙线编织网片,网目大小为2—4厘米,网片高120厘米。网片底纲埋入砂中35—40厘米,留80—85厘米高的网片,上纲拉直绑在桩上。
放养密度:每亩可放养1—2龄西施舌500—1000公斤。
养殖管理:养成期间需经常清除敌害生物如玉螺、荔枝螺、红螺等,并及时修补损坏的木桩和网片。台风过后需及时修补损坏的木桩和网片。收获时在大潮退潮时进行,使用短柄铁锄或铁耙翻砂,逐个采收。
池养
池子建设:在高、中潮区建池,池内侧用石砌直坡,池底铺细砂30—40厘米,水深保持1米左右。设置独立的进、出水闸,进水闸应装有网目4—5毫米的滤水网片。
放养密度:每亩可放养1—2龄西施舌500公斤左右。
水质管理:大潮期间每日换水1—2次,大潮过后或水色清澈,可施尿素(每亩700克)及过磷酸钙(每亩300克)以促进池内单细胞藻类的繁殖生长。每次大潮应排干池水一次,及时清除浒苔,捕捉鱼、虾、蟹等敌害生物。收获时把池水排干,观察西施舌的出入水孔,直接用手挖取。
浅海增殖
地点选择:选择水深10米以内、底质以细砂为主的浅海进行移苗增殖。
苗种规格:苗种以1—2龄为宜,放养量低于上述养成方法。
收获方法:收获时采用潜捞方法。
建议
亲贝选择与培育:选择3龄左右的亲贝,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确保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敌害防治:在养殖过程中,需定期清除敌害生物,确保西施舌的生长环境良好。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并适时施肥以促进藻类生长,提供足够的食物。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养殖西施舌,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