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鹌鹑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保温
小鹌鹑出壳后,在育雏箱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5度左右,以确保其舒适的生活环境。
随着鹌鹑的成长,温度可以逐渐降低,一个月后调整至20~22度左右。
饮水
鹌鹑的乳毛干了之后,应立即喂水。
初始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水,以杀死母体携带的细菌,之后逐渐过渡到正常水。
饮水器应放置易于鹌鹑饮用的位置,并保持清洁卫生。
开食
在饮水后两个小时即可开食。
初始饲料可以使用小鸡饲料或纯玉米粉、麦粉等,搭配煮熟的蛋黄调制成糊状喂食。
随着鹌鹑的生长,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鹌鹑饲料。
饲养环境
鹌鹑舍应选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地势干燥、排水方便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
鹌鹑舍内应配备自动饮水系统、料槽、照明设备、温湿度调控装置及必要的消毒设施。
密度控制也很重要,一般每平方米笼养面积可饲养成鹌鹑50-60只,具体根据鹌鹑品种、生长阶段和饲养条件灵活调整。
日常管理与疾病预防
定期清理料槽和饮水器,保持清洁卫生,防止饲料霉变和水源污染。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育雏期温度应控制在35-37℃,湿度保持在60%-70%。
适时进行雌雄分群,有利于种用仔鹑的选择与培育。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如使用痢特灵水预防白痢等。
光照管理
育雏期光照时间可适当延长,促进雏鹌鹑采食和活动;产蛋期则需保持稳定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一般每天保持16-18小时的光照。
饲料配制
鹌鹑的饲料应营养全面、均衡,满足其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饲料原料应新鲜、无霉变、无杂质,并根据鹌鹑的实际需要,合理搭配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记录与健康管理
建立完善的养殖记录系统,详细记录饲料耗材、成长数据、产蛋情况等。
定期监测鹌鹑的健康状况,及早识别并处理健康隐患。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满月鹌鹑的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