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水花怎么养殖

熠佑教育 · 2025-01-06 03:32:03

乌鳢水花的养殖主要包括鱼种选择、放养密度、饲料配制、饲养管理以及水质管理等方面,具体如下:

鱼种选择

选择2龄优质鱼种,单尾重在500~750克之间,鳞片紧凑无脱磷,皮肤无损伤,活泼健康。

成品鱼要求外观、皮质和大小达到一定标准,如单尾体重达2.5千克以上,鳞片紧凑无瑕疵,肤色亮黑,斑纹明晰。

放养密度

乌鳢鱼种放养密度为6000~7500尾/公顷,搭配花鲢450尾/公顷、白鲢750~1200尾/公顷,规格要相当,以防被乌鳢吞食。

饲料配制

乌鳢是肉食性水生动物,以野杂鱼为食,但经过驯化的乌鳢可以吃食配合饲料,尤其是膨化饲料。

配合饲料中需添加一些有益皮肤生长的营养素,如半胱氨酸、亮氨酸等,具体配方为每吨膨化饲料添加半胱氨酸250克、亮氨酸500克、缬氨酸750克。

饲养管理

定时投喂:每天上午8时、中午11时、下午2时左右分3次投饵,每次投饵量占全天投饵量的30%、50%、20%。

定量投喂:根据不同的温度和天气确定投饵量,晴天温度15℃以下,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15~20℃为2%;20~35℃为3%;25~30℃为4%;阴天或雨天减少投饵且提早投饵,一般为晴天投饵量的1/2。

投饵分散:投饵时要分散,减少乌鳢互相撕咬,防止损伤皮以保证鱼皮质量。

水质管理

池塘面积不宜过大,苗种池以60~100平方米、成鱼池以200~400平方米为宜,池底淤泥少,水深1.0米以上。

新挖池塘要求塘埂不漏水,四周设置高为1.5米左右的木板、竹篱笆、尼龙网等防逃设施。

进水口应伸进池塘中,高出池塘水位50厘米,防止乌鳢溯游消耗体力。

保持常年微流水,池塘顶部用砖或网围栏50~60厘米高,防止乌鳢跳跃逃逸。

在池塘四周水面种植水浮莲,既可供乌鳢避暑度夏,又可防止乌鳢逃出池塘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乌鳢水花,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