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禽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及早用药
如果后期出现不食不饮、体质下降明显,应及时用药治疗。药物无法从食道进入体内或注射用药难以发挥效果,因此应每天观察禽的采食、饮水、粪便和精神状态,发现异常马上用药。
注意病外因素
不宜仅从用药治疗方面对待疾病,还需消除导致疾病的病外因素,如密度过大、禽舍潮湿、空气不洁、温度偏低偏高等,否则疗效甚微。
水料用量
拌药的饮水应在2小时内吃完,饮服疫苗时应先停水2小时,并保证在短时间内饮完。
拌药均匀
将片剂药物研成粉状,加水溶解后放入少量饲料中拌匀,再加入所需饲料拌和。饲料较多时要反复多次,确保药物均匀后饲喂,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药物中毒。
药物配伍禁忌
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配伍使用可增加药效,具有拮抗作用的药物搭配使用会降低药效,影响治疗效果。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和碘胺类药物时,首次剂量应加倍。
换药间隔
不要频繁更换药物,连用2~3天仍无效的药物可考虑更换。每种抗生素不能长时间单一使用,以免产生耐药菌株。
呼吸道病预防
发病禽舍要喷洒消毒药,尤其是需带禽消毒时,很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消毒前要给禽群服用预防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如红霉素、土霉素、维生素等。
防治结合
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和消毒隔离工作,供给优质饲料,补充多种维生素等,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痊愈。
环境控制
保持禽舍的通风和清洁至关重要,适时进行疫苗接种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根据专家建议,制定详细的免疫计划,并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营养和饲料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可以有效提升肉鸭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观察鸭子的生长情况及其精神状态,精神饱满、食欲良好是饲料合格的标志。
观察和早期发现
在养殖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家禽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与兽医保持沟通,确认病症并进行专业治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禽病,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