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虾蛄的养殖方法如下:
苗种准备
来源:虾蛄的苗种主要来源于天然海区,也有人工育苗,但人工育苗尚未达到生产性规模。
捕捉与运输:天然苗种通常用定置涨网和底拖网捕捉,运输时要注意避免高温、日晒、雨淋和风吹,高温季节宜夜间运输或加冰块降温。
运输方式:可以采取充氧水运或保湿干运,运输时间控制在10小时之内。
场地准备
清塘:养殖前必须清塘,消除敌害生物及致病病原。清塘方法包括使用高浓度的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养殖设施:养殖池可以是水泥池、土池或低坝高网养殖塘。养殖池底要求平坦,设有进出海水的闸门和防逃网。
放养技巧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视池塘条件、苗种品质与规格、饵料供给情况、养殖管理程度而定。例如,海捕天然苗种个体较大,体长在3—6厘米以上,可放5000—7000尾/亩;人工苗放养密度可高些,为8000尾/亩左右。
温盐度管理:放养时要考虑温盐度差别,采取逐步过渡的方法。
饵料与投喂
饵料选择:虾蛄是杂食性动物,常用饵料包括小杂鱼、虾、贝类等,以鲜活的鸭嘴蛤为佳。
投喂方法:投饵需均匀,每天黄昏投饵较适宜。大型饵料需预先处理。
养殖管理
水质管理: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质清新,使用生物制剂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病害防治:注意观察虾蛄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
收获
收获方式:收获成虾蛄前,在养殖塘的最低处安装锥形网收获。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水产虾蛄的养殖。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定期监测水质、温度、盐度等环境因素,并根据虾蛄的生长情况调整养殖密度和饵料投喂量,以确保养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