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前期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种王
在专门的养殖基地挑选生长健壮、飞动性强的种王。如果蜂群质量较差,可以选择外形特征相似的蜂王。
养殖场所
选择水质干净清澈的地方搭建蜂棚,方便蜂王饮水,并远离居民区等嘈杂环境,防止蜂王飞逃。
喂养食物
蜂王喜食蜂蜜,在周围栽种花树如山茶花、百合花、油菜花等植株,方便蜂王取食。如果花蜜缺少,可以用新鲜的蜂蜜兑水后给蜂王喂食。
保暖措施
蜂王培育的时间最好在春季和秋季,日平均气温大于15℃。气温太低可能导致发育不良或死胎等现象。在移虫前3天以上加一张空巢脾,以便于更好地获取1-3日龄的幼虫。
组织育王群
将蜂王放在巢箱,隔王板上放蜜脾、粉脾、幼虫脾、巢础和饲喂器。花粉脾放中间,育王框紧挨着花粉脾和幼虫脾。巢箱内放有蜜粉脾、封盖子脾、正出房的老子脾和空脾。巢箱巢门转到相反方向,关掉巢箱的巢门迫使工蜂从继箱开启的巢门出入,这样继箱蜂多,有助于幼虫和幼蜂的哺育和王台建造质量。
移虫
移虫前1天将隔离板或覆布放在隔王板上,使巢继箱气味绝对不通,无缝隙。开启巢箱后巢门,这样继箱蜂数增多,形成失王状态。这时可以从巢箱抽部分幼虫到继箱内,这些幼虫牌可以刺激哺育蜂的咽下腺,为哺育蜂王幼虫做好充分准备。移虫当日,移大卵或小幼虫,把育王框放在幼虫脾和花粉脾之间。在蜜粉源丰富时,西蜂每次可培育王台40~50个,中蜂20~30个。蜜粉条件稍差时,则应尽量少育一些王台。
管理
移虫后第1天看幼虫是否被接受,将隔离板或覆布去掉,把继箱失王群变为巢继箱有王群,关掉继箱巢门,这样更有利于工蜂造台,培育出合格的新王。移虫后第4天,即5天(一般4天半)王台全部封盖,可以放入孵化群中代养,待王台成熟。
选择育王群
选择健康、蜂量多、控温效果好的蜂群作为育王群。可以选择有分蜂热的蜂群,提高王台的接受率。在移虫前2天关王或拿走蜂王,让蜂群处于无王产卵的状态。不经过2天的失王状态,移虫育王接受率会特别低,甚至不会接受。
创造条件
培育蜂王要具备气候适宜、蜜源丰富两个条件。台基是将蜂蜡融化成液体状做成王台,再将育王棒沾水后插入蜂蜡中,待蜂蜡凝固后取出,重复此动作4-5次。移虫时选用1~2日龄的工蜂小幼虫,移虫时注意速度要快,动作小心,避免伤害到幼虫。管理方面,移虫后及时将王台移入育王群中,待王台成熟后放入交尾群中,或用王台替换病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蜂王的前期养殖,确保蜂王的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