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是一种 含碳材料制成的微晶质碳素材料,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它通常由固态碳质物(如煤、木料、硬果壳、果核、树脂等)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经600~900℃高温炭化,然后在400~900℃条件下用空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或三者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活化后获得。活性炭的制作过程一般分为炭化和活化两个步骤。炭化是将原料材料在缺氧环境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水分和挥发性成分被去除,从而形成炭化物。活化则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进一步改变炭化物的结构和孔隙分布,以提高其吸附性能。
活性炭的原材料可以是天然材料(如木材、椰壳、煤等)或人造材料(如聚苯乙烯、聚酯等)。这些含碳物质在活化炉中高温、一定压力下热解转化为活性炭。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总的来说,活性炭是一种由含碳材料经过高温炭化和活化过程制备的多孔性碳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