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蚂蝗(医用水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池建设
池高:1.8米。
水深:1米。
隔离网:进出水口要装上隔离网,避免水蛭逃脱。
底质:可以使用塑料泡沫、木块、细沙、塑料管、有孔的混凝土砖块等作为介质,模拟水蛭的自然栖息地。
水质管理
水源:选择天然无污染的水源,避免肥水或农药含量高的水质。
活水流通:最好能长期保持活水的流通,以保证水质干净。
水质调节:水体pH值宜保持在6-8之间,透明度在20-30厘米,定期换水,尤其是在高温季节。
养殖密度
每亩投放量:一般每亩的养殖数量在2200-2500条左右,种苗在40-50斤左右。避免养殖密度过大,以免影响水蛭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投喂
食物:水蛭常见的食物包括田螺、河蚌、动物血块等。初期可以在养殖场地均匀放置田螺和河蚌,辅助以血块喂养。
喂食频率:每周可投喂有血的木块或螺类、贝类等。
温度控制
适宜温度:水蛭喜欢生长在较为温暖的环境下,水温最好维持在15-30℃之间。
冬季保暖:入冬前将池水排出,覆盖稻草或其他保温材料进行保暖,防止水蛭冻死。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疾病扩散。
生物防治:可引入天敌昆虫或使用灯光诱捕等物理防治方法。
收获与储存
收获时间:根据水蛭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收获。
储存方法:收获后要低温干燥储存,防止腐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水蚂蝗,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