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美丽茱萸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地整地
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的平地或缓地种植。
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和微酸性沙壤土为佳,最好靠近水源。
在入冬前将土地深翻30-40cm,并施入适量的农家肥或饼肥作为基肥。
做成宽1.2米、高25cm、沟宽25cm的畦,等待播种。
繁殖方法
主要采用播种繁殖,也可用压条、扦插和嫁接方法。
播种时,在畦面上按25cm行距开5cm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覆一层土杂肥,每亩用种40-60千克。
保持土壤湿润,约四五十天即可出苗。
苗期管理
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并根据植株生长状况追肥2次,每亩施入4-5公斤的尿素。
幼苗生长到10-20cm时,如遇干旱、强光的气候,要采取遮阴、防旱措施,并在入冬前浇封冻水,结合培土施肥使其安全越冬。
一年苗生长到70-80cm时,在第二年春季即可定植。
定植
每亩栽种30-50株,根据栽植地实际情况决定栽植密度。
栽植时间最好选择在12-1月,因为这时山茱萸的休眠期,栽植能提高成活率。
田间管理
施肥:定植后到成活前,必须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成活后,一般不需浇水,但要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早春芽萌发前,施1次人粪尿,数量视植株大小而定。2-3年的小树,每株用肥5千克左右;10年以上的大树,每株10-15千克。开花前再施肥1次,每株施土杂肥10-40千克,以促进多孕臂。开花后增施一次磷钾肥,每株施过磷酸钙1-2千克,再撒草木灰1.5-2.5千克,有利于果实增大饱满,并可减少落果,提高产量。秋末冬初,再施过冬肥,每株施厩肥、焦泥灰或垃圾18-20千克,并培土予植株基部,以利保暖防冻。
整枝:冬季落叶后到翌春发芽前,进行适当修剪。幼树在离地1-1.3米高处,剪去顶心,促使分枝。老树适当剪去过密或重叠枝条,保留健壮、芽胞肥大的枝条。同时剪去有病虫害的枝条,并将病枝集中烧毁。
间作:成片种植吴茱萸,前几年植株矮小,株间空地多。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可在林地套种落花生、大豆、番薯等作物。
更新:健壮的吴茱萸植株可连续结果20-30年。但植株生长到后期,长势逐渐衰弱,结果减少,产量下降。树干本身也往往被虫蛀空,容易折断、桔死。此时,老树根际已抽生不少幼株,故可砍去老树干,保留一棵健壮幼株,使之长成新的植株。
采收加工
吴茱萸移栽后2-3年开始开花结果,5-6年大量结果,健壮植株可连续结果20-30年。
采收时间因品种而异,约7月上旬到8月上旬,当果实由绿转为橙黄色时就可采收。
摘下的果实,放阳光下曝晒,并经常翻动,晚上收回摊开,忌堆积。连晒7-8天即可全干。也可用60℃以下低温烘干。干后用手搓揉,使果实与果柄分离,然后筛去果柄、杂质即成。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更好地养殖美丽茱萸,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