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虾的放养步骤如下:
清塘消毒
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一般用量为100~150kg/667平方米,以杀死池中的有害鱼类和有害的水生昆虫。
消毒3天后进水,10天后用300~500kg/667平方米发酵腐熟的有机肥肥水,培育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充足的饵料。
选择虾苗
选择体长3~5厘米、体格健壮、无病害的虾苗,放养密度可控制在2000~3000尾/667平方米,规格小的虾苗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
放养前,先将少量池水缓慢地加入运苗容器中,直至容器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轻轻倒入池水中,避免水温温差过大。
放养时间
通常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放养,具体时间为4月上旬至中旬或8月上旬至中旬,经过约80天的养殖可达商品规格。
放养密度
根据虾池条件和饵料供应情况确定放养量,一般放养密度为3~5万尾/667平方米。
虾苗放养前要进行试水,确保水质安全无毒后方可投放,放养时水温差不能超过±3℃。
饲养管理
水质管理:在养殖前期每周加水20~30厘米,饲养到中期视水质情况适当换水,保持池水深1.2~1.5米,适当遮阴和增氧,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pH值在7.7~8.3之间,水色为褐色或绿色。
饵料投喂:虾苗放养后前10天一般不投饵或少量投喂,10天以后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虾总体重的3~8%,同时根据水质状况,可投喂少量洗净绞碎的福寿螺以及淡水小杂鱼。
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检查对虾摄食活动、生长情况,加强管理,同时做好记录。
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定期在池中泼洒生石灰和“三合一”水质净化剂,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大蒜素、氯霉素等,以增强虾的抗病能力。
收获
南美白对虾经过约80天的养殖即可收获上市,采用专用定置网捕大留小,分批上市,最后放水干塘捕捉上市。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放养方法还需根据养殖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