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养殖稻田的方法如下:
选择适当的稻田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保水力强、无污染和较规则的田块。田埂不能漏水,一般可选择中低产田进行稻田养蟹,增产增效更加明显。
建设河蟹养殖稻田
挖蟹沟:蟹沟一般围绕稻田,可以是横形、井形等,主要供螃蟹爬进稻田觅食。沟的面积不应超过稻田面积的20%。沟深1米左右,宽2-3米,总的要求,沟渠水面面积不低于整块稻田面积的15%。
加高加固田埂:沿稻田四周的田埂要结实、宽大,一般埂面宽应在1-1.5米,高在50-60厘米左右。田埂加高加固夯实,防止螃蟹打洞造成田埂坍塌。
进排水口:选择较好的管道,不能与田间的山脊有空隙,用水泥浇筑和密封。管道的内外都包裹着一个网,网的大小取决于螃蟹的大小。
防逃设施
在稻田的四周用水泥板或钙塑板围起来,水泥板在地面上的高度要在50厘米-60厘米,每个水泥板顶部要设置向内缩的檐,以防螃蟹翻过水泥板逃跑。
水稻种植
选用耐肥、抗病、高产、耐涝、株型紧凑的品种。种植方式广而窄,种植密度因沟渠而增加。在种植水稻前,应施用足肥、普通农用肥料罐,使用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
蟹种放养
投放蟹种前要对蟹沟进行试水,检验蟹沟水药性是否消失。放养密度根据稻田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亩稻田放养10-15克的蟹种1500-2000只。也可利用当年早繁蟹苗,放到温室里强化培育后,5月再放进稻田。
饲养管理
每天定时定量投喂1-2次,一般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特别饲养成蟹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饵率为3%-5%。投喂点应在预先设置的食台上或蟹沟两侧的岸边。投喂时要注意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及时堵塞。
在稻田中增放一些绿萍、浮萍等,7-9月份,除投喂南瓜、小麦、黄豆等植物性饵料外,还要有计划地投喂一些小鱼小虾、猪血、蚕蛹、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产的需要。
水质管理
稻田应保持水深20-30厘米,蟹沟水深1米,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高温季节要坚持勤换水,一般每2-3天换1次,每次换水20厘米左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稻田养蟹的高效养殖,既提高了稻田的经济效益,又增加了螃蟹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