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闸蟹拦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水域环境选择
选择水流平缓、避风向阳、水探1~2m、底部平坦、黄泥或淤泥底质、水质未受污染、水位相对稳定的湖泊、水库、外荡、江河等大水域进行养殖。
围拦养蟹的设施
围拦水面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三角形,面积从几百平方米到几万平方米不等,一般以300~2000平方米的小面积精养为佳。
需要设置两层拦网,内层拦网采用聚乙烯或尼龙线编织的密眼网布,网目大小为0.8mm,网下端每隔40~50cm拴30~40cm的铁棒或木棒,并嵌入底泥20~30cm深,再压实以防河蟹潜逃。网的上缘高出水面0.5~1m,网型采用竹桩或木桩固定,每隔3~4m打一桩,桩顶端高出水面1~1.5m,将网的上端绑在桩上。
外层拦网通常采用2~3×3规格的聚乙烯网线结成网目为0.5~2cm的网片,网片水平缩结系数为0.75,网高2~3m,上下边扎纲绳,下纲要缝接石龙后埋入泥中30~40cm,以防逃蟹。石龙采用网片缝合成直径10-15cm粗的圆筒,内装直径3~4cm的卵石或石块。网片用竹桩固定支撑,桩高4m,埋入泥中1m左右,桩间距2-3m。在拦网上端要加盖网,盖网宽80cm,盖网材料和网目大小与拦网相同。如不用盖网,也可在拦网上端内侧缝一条宽30cm的塑料薄膜,以防逃逸。
其他防逃措施
在蟹塘四周塘埂上使用塑料薄膜围建防逃墙,墙高50~60厘米,底部埋入土中10厘米,每隔1米左右用木桩(或竹片)支撑,塑料薄膜上沿用铁丝或尼龙绳缝合后固定于木桩上,薄膜在土上高度为40~50厘米,埋入土下10厘米左右,并稍向池内倾斜,其内侧光滑,无支撑物,拐角处呈圆弧形,内外沿底部用碎土铺平夯实,防止积水穿洞。
围网置于夏季最高水位下20厘米,支撑物可用毛竹、木桩、水泥桩均可,间距1米左右。聚乙烯网片可用6股7号网,网高60~80厘米,网片的上下纲用尼龙绳穿好,将网片固定在支撑物内部,下纲埋入土中10~15厘米,要使固定好的网片尽量在同一水平上。塑料薄板置于围网之内,其高度为20~25厘米,将其上沿与网片上沿缝合,下沿不用缝合。
放养前的准备
在幼蟹放养前,预先采用各种方法捕捉其中的敌害鱼类,减少河蟹的敌害,为河蟹提供适应的水域环境,是减少河蟹逃逸,提高回捕率的有效办法。
投苗准备时,可以用拉网拦住防逃,杀菌消毒清塘时,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至250公斤,以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的目的。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至5天后加水。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闸蟹逃逸,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