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的养殖方法如下:
场地选择
淡竹喜温暖潮湿气候,忌严寒及强风。宜选择背风向阳山坡、村庄附近缓坡平地及水旁栽种。土壤以湿润、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的砂质填土栽培,不宜在瘠薄、粘重的土壤上栽种。
土壤改良
在整地时,需要清除杂草和其他植被,使土壤表面平整。使用锄头或耙子将土壤松散,并添加有机肥料或腐叶土等改良土壤。种植孔的直径应大于淡竹的茎径,并深度略大于淡竹的高度。
母竹选择与移栽
选择竹竿健壮、节间稠密、分枝矮、枝叶茂盛、竹鞭生长势强、粗壮、鞭芽新鲜、芽饱满新鲜、无病虫害的二年生竹为母竹。挖掘长60cm、宽40cm、深30cm的根盘,2-3株或多至5株均可,挖母付时应多带鞭根及泥土,不损伤芽胞及须根,切口要砍平,搬运时用稻草包裹。竹梢要切去一部分,留4-7丛丫枝,按行林距5m×3m挖穴。穴比原来根盘稍大,将竹栽入穴内。先填入一层细表土或塘泥。立正竹株,覆土分层踏实,并浇透水,培土,防止水分蒸发,并固定竹株。为防止风吹摇动,用支柱四周撑扶固定。
田间管理
移栽母竹成活后要除草松土。除雨季及冬季外,均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竹喜氮肥,其所需氮、磷、钾肥比例为5:1:2。一般追肥2-3次,以勤施少施为原则。病虫害防治方面,病害有竹锈病,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可喷洒波尔多液防治。虫害有竹大象虫,为害竹笋,在成虫交尾、产卵期,可进行人工捕捉:幼虫孵化期,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喷杀。
光照与温度
淡竹需要充足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淡竹就会萎靡不振,甚至出现叶片发黄,枝干纤细的症状。因此,养护淡竹最好是在通风好有光照的地方。淡竹的最佳生长区间是20~30℃。
病虫害防治
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是病虫害的多发季节,这个时候植物病和害虫都会对淡竹的生长造成影响。特别是植物病,一旦发现要赶紧灭杀防止传染,而害虫可以用杀虫剂进行喷杀。
水肥管理
在新叶萌发时及开花期前后,可适量追施1次至2次较淡的腐熟饼肥水,地栽植株也可用淡尿素水灌根1次至2次。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植株,修剪去部分过长、过密及受损的老根,以利于根系的再生,提早萌发新的根系。
盆栽管理
盆栽观赏不宜分株,应选择根系发达、萌蘖旺盛的植株。栽时要使根部向四面舒展,栽后遮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8天左右即可重新萌发。株距最好不低于25厘米至30厘米,盆栽以每盆一丛为好。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淡竹,使其生长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