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梭鱼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面积:梭鱼养成池的面积应尽量大一些,一般在10-20亩之间较为适宜,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深1.5-2.0米,底质为泥砂土结构。
水源:池塘应选在水源充足,交通、电力便利的地方,要求光照时间长,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
清塘消毒
鱼种放养前20天,池塘须彻底清塘消毒,方法可参照苗种培育池的消毒方法,池塘经过消毒处理,大约两周后待药性消失后,注满池水,进水时要用80目的尼龙纱绢或聚乙烯网过滤。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养殖用水要求无污染,水质清澈,pH值7.2~8.5,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
肥水培育:在池的四角挂袋堆放经发酵后的有机粪肥,每亩(667平方米)池塘用肥量为100-200千克,以利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水色以绿蓝色为好。
水质调节:一般每星期加水一次,每次池水增高20cm以上,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以上,水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油绿色等好水色。
放养密度
鱼种放养:放养密度每亩3000~5000尾,当年可培育成12厘米左右的鱼种。
成鱼养殖:按照上述密度放养,梭鱼的疾病发生几率会较低。
饲料与投喂
早期:以施肥和泼洒豆浆为主,后期投喂豆饼浆或米糠,日投饲量为体重10%~15%。
成鱼:投喂米糠、豆饼及酒糟等饲料,每天投喂两次,根据每天检查吃食情况增减投喂量。
疾病防治
预防措施:放养和捕捞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擦伤鱼体;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每半个月每立方米用二溴海因消毒剂0.2克进行全池泼洒;定期投喂无公害药饵,间隔15~20天,用大蒜头捣碎稀释后与饲料拌和制成药饵,添加量为饲料量的3%~10%,连续用3~5天。
日常管理
水温控制:梭鱼最适水温为12~25℃,要保证水温稳定。
溶解氧:每天晚12点开始要开增氧机直至早晨8点以后关机,保证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
抽样检查:每隔10天抽样检查1次,每天测量水质、水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梭鱼的家庭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水质管理,科学合理地选择配合饲料,科学用药,以确保养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