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西瓜的养殖方法如下:
栽培方式
黄皮西瓜适应性强,适宜多种设施条件下的早熟栽培,秋季延后栽培也能获得高产,但以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早熟栽培的产量和品质最佳。
培育适龄壮苗
黄皮西瓜种子较小,出苗后子叶小,生长慢,因此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根系发育,使瓜苗稳健生长。床土要冬翻,冻融熟化,并施足基肥;苗床地势要高,并在四周挖排水沟,以便出苗后及时通风降湿。子叶平展后温度保持在:白天20-25℃,夜间15-17℃。移栽前1周逐步炼苗。适龄壮苗的标准是苗龄30天左右,具有3-4片真叶,子叶完整,肥厚平展的健壮瓜苗。
施肥改土,深沟高畦
栽培黄皮西瓜比普通西瓜果形小,结瓜多,光合能力较弱,有机物的合成、积累较慢,因此,要适当增加基肥的施用量,每亩施用作物秸秆与畜禽粪混合发酵的堆肥5000千克左右。
合理栽培密度
根据试验,每亩栽植500-600株时,果实的商品性和产量最佳,密度过低,单位面积蔓数少,结瓜少,虽然商品果率高,但难获高产。
适时追肥,合理整枝疏果
追肥应着重促进早发,定植后7-10天,每亩施尿素3公斤兑水,在距根系10厘米处开穴点施,催蔓快发。及时翻瓜。
及时翻瓜
在果实开始膨大时,定期翻动果实,使其均匀受光,有利于果实的均匀生长和品质提升。
土壤选择
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pH级别在6-7之间,并使用有机肥料来修复土地,为西瓜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种子选择
选择原产于当地的品种,确保它们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购买种子时,应选择高质量的公司。
种植方法
可以采用直接播种法或育苗法。直接播种时,种子间的间隔应为20-30厘米,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应为1-2米。育苗法时,幼苗间距不小于50厘米。
管理技巧
整枝管理:在缓苗期至团棵期不宜早摘心,建议在6片真叶时摘心。伸蔓前期捏伤先抽出的子蔓,保证每条子蔓同时开花、坐果。伸蔓期至坐果前彻底摘除多余侧枝,保证营养集中供应。膨瓜期及以后不必整枝,多蔓有利于多坐果。
坐瓜管理:选择第二朵雌花坐瓜,坐瓜时间应选择上午,雌花开放时坐果是关键。坐果后及时浇水和施肥,促进果实膨大。
病虫害防治
采用嫁接技术,选择葫芦或南瓜作为跕木,以降低重茬病害。
叶面肥
在西瓜生长期间,多用一些叶面肥来进行补充,营养不足时10~15天喷洒一次,提高抗逆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养殖黄皮西瓜,获得优质高产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