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种
蒿子有大叶和小叶两种类型,选择时应根据种植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选择。大叶蒿叶片宽大,产量较高,但生长较慢;小叶蒿较耐寒,香味较浓,生长较快。
整地施肥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播种前施足基肥,每亩可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千克,另加磷酸二铵20-25千克,均匀撒在田内,然后翻耕耙平做成平畦。
种子处理
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可将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置于25℃左右温暖地方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
播种
播种时间:蒿子可春、秋、冬三季种植,春季在2-4月播种,秋季8-9月播种,冬季10-11月播种。
播种方式:主要采取撒播或条播。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然后覆土1厘米左右;条播则按行距10-20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再覆土镇压。
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蒿子生长适温17-20℃。早春播种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防寒保温,待天气转暖,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保护地种植超过25℃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
间苗除草:当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进行间苗,小叶种按株、行距3-5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20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
浇水施肥: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次采收前10-15天进行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尿素2-3公斤。
病虫害防治
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可以采用有机农业方法或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收获
茼蒿多采用多次分茬收割采收。第一茬在茼蒿长到25厘米高左右时开始用镰刀收割采收,留茬高度1.5厘米左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蒿子,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