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梭鱼怎么养殖

教育身边事 · 2025-01-06 10:19:22

幼年梭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池塘选择与准备

选择面积为4亩~10亩,水深1米~1.5米,池底淤泥深15厘米的池塘。池塘位置要背风向阳,呈长方形,坡比为1∶2~1∶2.5。池塘要靠近水源,排灌通畅,水质清新,水量充足且无污染。

苗种入池前20天,抽干池水,割除池边杂草,清除过多淤泥,耙平池底,曝晒数日,为梭鱼养殖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使用100公斤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彻底杀灭鱼池内的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

注水施肥

苗种入池前10天,注入新鲜河水,注水时要用双层过滤网严格过滤,以防野杂鱼、虾或敌害生物进入池塘。

注水后每亩池塘施猪粪或鸡粪100公斤~200公斤,以培育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使梭鱼入池后便可摄食到充足、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

鱼苗运输与调温

鱼苗运输水温宜为16℃~23℃,采用规格为70厘米×40厘米的塑料袋加淡水运输,每袋装鱼苗1500尾~2500尾。

运输用水要清新、有机物含量低,充氧密封后采用面包车夜间运输,运输时间控制在3小时之内,鱼苗成活率可达100%。

经长途运输的鱼苗,到达池口后,不要直接入池,应先将鱼苗袋放入池水内约15分钟,等袋内外水温一致后,再打开鱼苗袋,选择上风处将鱼苗缓慢放入池中。

放养密度

梭鱼苗的放养密度主要根据鱼种出池规格要求、池塘条件、饵肥供应状况以及养殖技术水平等情况决定。一般放养规格为每千克3000~4000尾,每亩可放养7000~9000尾,当年即可培育成规格为12~16厘米的鱼种。

放养时,应选择体质健壮、鳞片完整、规格均匀、无伤病且为同一批繁殖的鱼苗。

饲料与投喂

梭鱼是肉食性鱼类,饲料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小型鱼类、虾类,也可以添加些沙丁鱼、鲢鱼、鲫鱼等。

投饵按照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进行。每天测量水质、水温,适时分养,每隔10天抽样检查1次。

水质管理

梭鱼喜清新水质,培育期间应长期保持水质肥、活、爽。

鱼苗入池前期,保持水深在60厘米左右,以利于提高水温,促进自然饵料生物繁殖生长;养殖中期,保持水深为80厘米~120厘米;养殖后期,保持水深为120厘米~160厘米。

生长季节,一般每15天换注新水1次,每次换池水的30%左右。换水时,应先排掉部分底层老水,再注入新水,让阳光尽可能深地照射水体,使整个水体成为富氧区,以促进梭鱼快速生长。

病害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应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夏花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洗5~1分钟,以保证下池夏花具有良好的体质。

养殖过程中,每10天抽样检查1次,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幼年梭鱼,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