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端子通常不使用铝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导电性能差:
铝的电阻率比铜高,导电能力较低。这意味着在相同电流下,铝导线会产生更多的电阻损耗,导致电能损耗增加和电线发热量增加,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接触电阻大:
铝线表面易氧化,形成一层氧化铝薄膜,即使经过处理,其接触电阻仍然较大。这会导致电流通过时产生更多的热量,增加接触不良的风险,可能引发过热甚至火灾。
机械强度低:
铝导线的机械强度较低,柔软易弯曲,抗振性差。在高压或高温环境下,铝线容易发生变形,影响端子的压接拉脱力,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热膨胀系数高:
铝的膨胀系数比铜和铁都高,当铝线与铜或铁导体连接并通过电流时,连接点因存在接触电阻而发热,导致铝线受挤压。线路断电冷却后,铝线不能完全恢复原状,形成空隙并进入空气,进一步增大接触电阻和发热。
电化学腐蚀:
铝导体与铜导体在存在含盐分的水分环境中容易形成局部电池,导致铝导体受到腐蚀,增大接触电阻,影响电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尽管铝线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但在需要高导电性、高机械强度和高安全性的场合,如汽车线束、高压输电等,铜线仍然是首选材料。为了兼顾轻量化和安全性,有时会选择使用铝排或铝棒等轻量化导体,并通过特殊设计和处理来改善其连接性能和机械强度。
综上所述,线束端子不使用铝主要是由于其导电性能差、接触电阻大、机械强度低、热膨胀系数高以及易发生电化学腐蚀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