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鳢的养殖方法如下:
容器选择
可以使用鱼缸或养殖池进行养殖,大面积养殖时数量较多。
水泥池养殖:高1.5米,水深0.5-1米,池壁高出水面0.5米,防止逃跑,池底放置瓦筒、竹筒或砖瓦等杂物供鱼栖息隐蔽。
网箱养殖:适用于河道、池塘或水库等渔业水域,放养密度和具体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喂食
月鳢食性杂,可以吃动物性食物如黄粉虫、苍蝇、小鱼、小虾,也可以吃植物性食物如各种谷物粉。
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应在40%以上,每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
鲜活鱼和冻鲜鱼:也可以作为饲料。
水质管理
保证水质干净,定期换水,每次换水量在30-50%。
水温保持在18-28度之间,繁殖阶段尤其重要。
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月鳢变红,建议将鱼缸放置在有适当散射光的地方。
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容器、鱼体及工具。
使用防病药物如3010-6福尔马林、-6呋喃唑酮、-6晶体敌百虫溶液等,轮流使用。
繁殖技术
繁殖水温为18至28℃,繁殖季节为春季和秋季。
每个孵化池只能放一雌一雄两条鱼,避免互相残杀。
孵化后需提供适当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如轮虫,作为开口饵料。
养殖密度
根据养殖规模和水体条件,放养密度每平方米50-100尾,或每公顷3-8万千克。
养殖密度应根据月鳢的生长阶段和个体大小进行调整,避免过高或过低。
混养
在家庭鱼塘中混养月鳢可以提高产量,注意控制野杂鱼数量,必要时补投冻鲜杂鱼。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月鳢,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