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肉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选择交通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建塘。
池子水质要好,排灌方便,底部平整。
水体溶氧量要在5mg/L以上,pH值为7.5-8.5。
使用水泥或木板建造围墙或围栏以防蟹逃跑。
清塘消毒及水位控制
清除过多淤泥,只留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
药后7天过水1次,然后晒塘3-5天加新水。
早期水位控制在40-60厘米,有利于平衡昼夜温差、避光和扩大水体空间。
水草栽种和螺蛳投放
水草种植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1/3,包括沉水植物(如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和浮水植物(如水花生)。
螺蛳可净化水质,每亩投放250-300公斤螺蛳,6-8月再投放200公斤。
蟹种选择与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充沛的蟹苗,规格整齐,无损伤和寄生虫附着。
放养密度根据养殖环境、饵料供应和管理水平综合考虑,一般每亩投放800-1200只蟹苗。
放养时间选择在水温适宜、天气晴好的日子。
饲养管理
在螃蟹生长旺季,投喂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麦、玉米、南瓜等植物性饲料,秋季增加螺蛳、小鱼、河蚌等动物性饲料。
定期观察水质变化,保持水深0.6米-1.2米,7-10天换一次水,高温时3天换一次水。
使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调节水质,保持水质肥度适中。
防逃防害防病
高温期间每天巡查蟹池,检查防逃设施,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和污物。
防止敌害侵袭,如水老鼠,及时捕杀。
不与鲤鱼或黑鱼混养,以免破坏蟹的繁殖环境。
饲料选择
根据螃蟹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提供必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
适当添加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满足螃蟹的营养需求。
环境控制
保持养殖池光照充足,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
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缺氧。
定期清理养殖池,防止病虫害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肉蟹,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