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鸵鸟养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场址选择及栏舍设计
地势与排水:选择地势较高、排水便利、通风良好的位置,土质以沙土或沙壤土为最好。场地应远离城区、交通地带等嘈杂的地方,并有适当的倾斜度以便排水和通风。
环境要求:鸵鸟对环境敏感,因此养殖场应避开居住小区和工业区,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并有绿化带使鸵鸟生活接近自然。
区域划分:养殖场应有系统分区,包括入睡区、运动区、休息室等。运动区要足够大,以便鸵鸟尽情奔跑。
鸵鸟的选择
良种选择:选择种质纯、生产性能好的鸵鸟,主要品种为非洲黑鸵鸟,具有体型紧凑、性情温驯、羽毛优良、性成熟早、产蛋多等特点。
健康状况观察:选购鸵鸟时,要观察其行为、体表健康、采食和粪便情况。健康鸵鸟应精神饱满、无裸露骨骼、步态平稳正常、食欲旺盛、便呈暗绿色且细腻。
饲料供应
饲料种类:鸵鸟是草食性动物,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如玉米秸秆、稻草、紫花苜蓿)和精饲料(如玉米、豆粕、豆饼、大豆粉、预混料),还可搭配蔬菜和水果。
饲料配比:根据鸵鸟的生长阶段和实际情况,合理搭配饲料比例。青草和干草的比例可以占60~70%,谷物和豆类的比例占20~30%,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占10%左右。
饲养管理
分栏饲养:及时进行分栏饲养,避免小而弱的雏鸵鸟因抢不到食物而影响发育。加强对小、弱雏鸵鸟的照顾和管理,使其逐渐强壮。
行为动态观察:每天仔细观察鸵鸟的精神状态、运动情况、采食饮水行为以及粪便和尿液的异常情况,早期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卫生条件:保持饲养环境的整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繁殖与孵化
种鸟选择:选择健康、无遗传疾病、繁殖能力强的种鸟进行配种。雌雄比例为1:2-3,以保持较高的繁殖率。
育雏场所:育雏舍要有良好的吸湿、防潮隔热、防滑等功能,注意卫生清理和消毒。
记录与数据分析
养殖记录:养殖户要密切观察鸵鸟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要做好养殖记录,如饲料消耗、生长情况、产蛋量等,以便于管理分析和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全面了解鸵鸟养殖的条件和管理方法,为成功养殖鸵鸟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