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的养殖方法如下:
种植环境
骨碎补喜阴、喜湿润、喜凉爽、忌强光,一般生长在雨水充足、空气中湿度大的环境中。
土壤要求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水,以微酸性最为适宜。基质一般以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制,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配制。
整地施肥
种植需要进行全垦,并且深翻,将种植地中的杂草、树根、虫卵等清理干净,将土壤敲碎耙平,施入充足的农家肥,搅拌均匀。
最后开沟,沟沟相互交融,便于水利管理。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最佳的种植时间为五月和六月,将母株分开,每段为四五厘米,放置在阴凉处,等萌芽之后栽种。
根茎繁殖:选取粗壮的、芽饱满的根茎,截断至十五六厘米左右,按行间距为四十五厘米、株间距四十厘米进行栽种。
孢子繁殖:收集骨碎补成熟的孢子,让孢子繁殖生长,但孢子的萌芽率低,需要科学的孢子处理。
湿度管理
骨碎补对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尤其在幼苗期。生长期每天需浇水和叶面喷水,以保持湿度。
发现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时,要立即将盆浸入清水中,地上部分喷雾。若缺水不严重,几小时后即可恢复;若24小时内仍未恢复,需将地上萎叶全部剪去,可能会重新萌发新叶。
若地上部分先黄化后凋萎,可能是浇水太多引起的,需将整株拔出,修剪腐根,重新栽植。浇水最好在早晨进行,特别是叶片分裂细的品种。夏季需多通风。
病虫害防治
夏季常发生叶斑病,叶片呈现黑褐色斑点,可用1:1:15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射。
易遭受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可用肥皂水喷洒防治。
采收加工
骨碎补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种植后2-3年,采收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将根茎挖出后,除去泥土,晾干后即可使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骨碎补,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