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鱼苗的养殖方法如下:
培育设施
室外:在池塘上直接架设搭建容积1~3m³的小型网箱,上方悬挂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
室内:建5~10m³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水泥池,或利用原20~50m³育苗池,池中放置数个0.5~1m³硬质网箱。露天水泥池需设置遮荫网控光。
水质指标
水温:24~29℃
盐度:22~33‰
pH值:7.5~8.6
溶解氧(DO):≥5mg/L
氨氮(NH4+):≤0.5mg/L
光照强度:控制在3000Lx以下,光照节律与自然光相同。
培育密度
2.5~5.0cm幼鱼:700-800尾/m³
5.5~8.0cm鱼苗:500~600尾/m³
8cm以上的苗种:放养密度应控制在500尾/m³以内。
饵料驯化
石斑鱼培育35d左右全长约2.5cm时进入幼鱼期,摄食鲜活卤虫(丰年虫)成体5~10g/m³或鱼、虾肉糜15~30g/m³。
开始按体重3~5%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具体操作先在投喂点敲击池壁,发出较固定的音响后再给料,久而久之鱼苗会形成条件反射,定时定点投喂,至鱼苗不再抢食为止。
最初驯化人工配合饲料幼鱼不喜食,选择鱼苗较饥饿的状态下投喂,利用冰鲜仔虾或鱼肉与配合饵料交替投喂,4~6次/d。开始少投循序渐进,经10d左右的驯化幼鱼便会适应。
培育池中放入沉管等遮蔽物供鱼苗栖息聚集,以便躲藏避免相互残食,还能缩短在池中驯食的时间,从而保证幼鱼规格大小一致。
其他注意事项
隔离与密度:将鱼苗和大鱼隔离,避免鱼苗被大鱼吃掉。注意饲养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导致缺氧。
过滤系统:准备的过滤系统吸力不可很大,避免鱼苗过度消耗体力。头一天不用喂食,因为鱼苗出生时还有卵黄囊。
换水:定期换水,频率可为一周一次,水质较好可半个月一次。换水时采用脱水法,将鱼和比较清的老水一起倒入新水中。
水温控制:保持水温在20℃以上,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鱼苗死亡。
疾病预防:定期在食物内拌入小鱼苗专用的预防疾病药物,以预防疾病。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石清鱼苗,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