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怎么养殖木耳

洛森百科 · 2025-01-06 12:02:53

大棚养殖木耳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大棚搭建与消毒

搭建棚架,棚内地面铺一层新砖。

使用10%浓度的火碱上清液对大棚内部地面、四周及棚上的塑料布进行均匀喷雾消毒。

挂袋

菌袋进入大棚后,使运输过程中受伤的菌丝体重新愈合复壮。

菌丝长满袋后,增加光照3~5天,以诱导木耳子实体形成。

当料袋上出现棕色米粒状耳基时,进行表面消毒,如使用0.2%的多菌灵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

当大棚温度达到15℃时,菌袋表面菌丝全部变白后,即可将菌袋开口育耳。

采用小孔打眼出耳技术,确保割口刀头质量好,影响出耳速度、杂菌率及品质。开孔后料袋悬挂于耳架上,袋与袋间距10~15cm。

中后期管理

形成干、湿交替的环境。原基形成到耳芽长出袋外需7天左右。

干旱季节,菌袋上层部位要多喷水、勤喷水;低温时,挂袋下层、中间部位少喷水或不喷水。

白天温度达到25℃时,打开大棚四周和棚顶的塑料膜、遮阳网,并加长夜间喷水时间。

温度达到27℃时,加大棚内通风,增加直射光照,白天停止浇水,下半夜自然温度最低时适当浇水。

病害防治

耳芽长至1.5cm时,每隔4天用0.1%的多菌灵或0.2%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表面消毒。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势强、分枝多、耐高温、耐干旱、耐潮湿、营养价值高的品种,如大叶木耳菜。

浸种催芽

木耳菜种皮坚硬,发芽困难,播前必须进行催芽处理。先用35℃的温水浸种1-2天,然后放在25-30℃下催芽,4天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整地施肥

播种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深翻、耙平,做成平畦。畦宽1.2米,并及时搭好大棚。

播种

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棚三膜覆盖栽培,宜采用直播方式,条播或撒播。条播的行距为20-3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量4-5千克,撒播每667平方米用种量6-7千克。播后覆土2-3厘米,覆盖好地膜和草帘保温。

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1-2片真叶时间苗,4-5片真叶时定苗。条播的株距为20厘米左右,撒播的株距8-10厘米。

温度管理: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26℃,夜间保持在16-17℃。子叶展平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保持在18-20℃。在采收前5-7天降低温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4-25℃,夜间温度保持在14-15℃。

中耕及肥水管理:缓苗后进行中耕除草,并适当向植株基部培土。追施速效氮肥,一般在定苗后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磷钾复合肥5-8千克,以后每采摘一次即追肥,每次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是每采摘一次结合追肥灌1次水,遇旱时应增加灌水次数。

植株调整:当苗高30厘米时,留3-4片叶采嫩梢,选留2个强壮侧芽,其余抹去。第2次采收后,再留2-4个强壮侧芽;中后期随时抹去花蕾;到收割末期,植株生长势减弱,选留1-2个强壮侧芽。

10.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