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鹅蛋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选种与饲养管理
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优良蛋鹅品种,如北京蛋鹅、太湖鹅等,这些品种不仅产蛋量高,而且适应性强,养殖效益明显。
饲养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潮湿与霉变。鹅舍要定期清扫,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饲料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推荐使用全价饲料,并结合青饲料如青草、玉米秸秆等,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日常管理
水源管理:蛋鹅对水的需求较高,必须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饮水器应定期清洗,确保水源无污染。
光照管理:蛋鹅的产蛋高峰期需要适当的光照。通常在产蛋期提供每天14小时的光照,有助于提高产蛋率。
健康监测:定期检查蛋鹅的健康状况,发现病症及时隔离处理,避免疫病传播。同时,可定期进行免疫接种,提高蛋鹅的抗病能力。
产蛋管理
产蛋箱设置:在鹅舍内设置适当数量的产蛋箱,保持安静、隐蔽的环境,以提高蛋鹅的产蛋积极性。产蛋箱应定期清洁,保持干燥。
采蛋与储存:定期检查产蛋情况,及时采收鹅蛋,避免蛋在箱内长时间滞留。采收的鹅蛋应放在阴凉通风处储存,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以保持蛋的质量。
疾病防治
常见疾病:蛋鹅常见的疾病有禽流感、鹅疫等。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与卫生,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日常管理,做好饲料和水源的卫生消毒,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疾病扩散。
其他注意事项
在养殖过程中,鹅的摄食期比较长,需要摄入的饲料量大,每年产蛋量少。由于鹅的品种不同,成熟期也不同。所以,在配养蛋鹅的时候,应该合理投喂鹅饲料配方,搭配维诺霉清多矿补充多种微量元素,提高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亚健康的状况发生,增加抵抗能力,改善生长,加强养殖蛋鹅整体品质和生长整齐度,提高蛋禽产蛋率、增加蛋重、改善蛋品质,延长产蛋高峰期,以确保鹅群产蛋量高。
在饲养产蛋鹅的过程中,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采用定时不定量、满足供应的方法饲喂。饲料要多样化,谷实类与粗糠比为21,每天晚上要多加些精料,大型蛋鹅每天每只喂精料(谷实类)0.20-0.25千克,小型蛋鹅0.15-0.20千克。饲喂时,必须按先喂青料后精料、然后休息的规律。第1次在早晨5-7时开始喂混合料,然后喂精饲料,第2次在中午10~11时,第三次在下午5-6时。在产蛋高峰时,必须使鹅吃好吃饱,尤以产蛋后期更应精心饲养,稍有疏忽便可导致停产而开始换羽,因此可多喂几次,并加喂夜食或任其自由采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鹅蛋,并获得高质量的鹅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