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在冬天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养殖:
室外越冬
水沟养殖:在饲养场中间或周边地带开挖几条水沟,水沟总面积占场地面积的10%~20%,沟内蓄水30~100厘米深,北方宜深些。每平方米水面积放养10~30只蟾蜍。
打破冰面:严冬季节如发现结冰,早上应把冰面打破,以利氧气溶入水中,防止因冰封导致水下蟾蜍窒息死亡。
防止漏水:要防止养殖池漏水,管理中要定时检查,发现漏水的要及时补水。
室内越冬
容器越冬:可用缸、盆、桶加水20厘米深,然后放入蟾蜍。室内越冬要防止室温过高,导致蟾蜍冬眠不足,应保持水温在1~8℃左右。
塑膜大棚越冬:如有条件,可用塑膜大棚越冬,保持棚内气温在1~10℃即可,但应防止晴好天气时中午棚内温度过高,要注意及时通风换气。
旱地上越冬
土地越冬:在房前屋后闭置杂地、荒滩、山坡等地段,选用向阳处,把土地翻耕,深度达20厘米左右,北方地区更深一些。在翻垦后的土地中横向竖向各开几条排水沟。用较厚的塑料膜围起来,防止蟾蜍逃逸。每平方米放养蟾蜍10只左右,让其自行钻入翻松的土中越冬。放入后的天中,蟾蜍陆续钻入土中,然后在上面盖些稻草、枯草或秆秸之类,以防长久日晒或干旱后土壤裂缝过大而把蟾蜍晒死或干死,还可防止下大雨导致土壤板结。保持土质略有潮湿就非常安全。
建议
选择合适的越冬方式: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越冬方式。室外越冬适合有充足水源和排水条件的场地,室内越冬适合温度控制较为方便的环境。
保持水质清洁:无论是水沟还是容器越冬,都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防止病菌滋生。
防止敌害:在越冬期间,要防止水老鼠、水獭等敌害对蟾蜍的侵害。
适时唤醒:春天到来时,随着气温的回升,蟾蜍会逐渐苏醒,应及时将它们转移到适宜的环境中,避免因环境不适导致死亡。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保障蟾蜍在冬天的生存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