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水貂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技术要点:
养殖场建设
选址:选择北纬30°以北的地区,确保气候适宜水貂生长。
棚舍和笼舍:建设用于避暑和防寒的棚舍,笼舍可做成双层以充分利用空间。
消毒:养殖场在投入使用前要进行彻底消毒。
种貂选择
品种选择:选择市场销量大、易饲养的品种,如标准黑貂、金州黑貂及其改良品种。
种貂特征:选购毛色纯正、光泽性强、针毛毛峰平齐无弯曲、全身被毛致密蓬松的个体。
健康状况:选择体宽大、体长40cm以上、尾蓬松粗大、产子率高、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好。
配种前的准备工作
配种期:每年3月至4月,确保公貂和母貂体况达到中上等肥度,提高越冬能力。
配种环境:保持小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过热,确保饮水充足。
饲料管理:配种期饲料应以易消化、适口性好的新鲜饲料为主,如鱼、肉、肝、蛋、牛奶等。
妊娠期饲养管理
营养供给:保证母貂摄入充足的全价营养,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饲料调整:产前3-5天减少饲料量,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惊吓。
哺乳期饲养管理
营养补充:产后一个月内,饲料中增加维生素A、D、B1等,注意保持仔貂清洁卫生。
人工补饲:在六月中下旬分窝后,根据需要可进行人工补饲。
育成期饲养管理
饲料供给:7月至9月是仔貂吃食最旺时期,必须保证充足的饲料供给,防止中暑和黄脂肪病。
饲料种类:牛奶、鸡蛋、酵母、鱼肝油、多种维生素等要根据季节需要调配使用。
疾病防治
饲料质量:保证饲料新鲜、无霉变,定期添加脱霉剂。
防疫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犬瘟热和病毒性肠炎疫苗,注意场地、饲料和食具的卫生。
日常管理
观察与记录:每天观察水貂的食欲、精神状态、毛色变化等,并做好记录。
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笼舍,保持环境干燥清洁,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国产水貂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