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菇怎么养殖

教育图书 · 2025-01-06 13:08:08

平菇的养殖方法有多种,以下提供几种常见的养殖方式:

半地窖式栽培

选择地势高的坡地或平地挖土窖,窖宽4~5米,深1.2~1.4米,长不等。

挖出的土堆于窖边,做成高出地面60~80厘米土墙。

窖内中间加立柱搭棚,上盖薄膜,膜四周压土。

窖四周开排水沟,窖一端设门,进出口处建一个缓冲间,四壁开孔通风。

窖内平菇采用墙式栽培,1月最低温度5℃以上,最高温度15~17℃,6月白天最高温度24~25℃,比窖外低3~4℃,夜间最低温度18~20℃,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

窖有通风孔和门,通风条件好,空气新鲜。窖顶盖膜,可调节光照和温度。

这种方式适合我国北方四季栽培平菇,冬季栽培低温型平菇或佛罗里达平菇,夏季栽培高温型平菇都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人防地道栽培

栽培场地以空气流通的主干道为好,空气流通不良及没有通风设备的地方不宜栽培。

栽培前地道应粉刷、消毒。

培养料调制、播种、盖膜等可参照菇房栽培,但人防地道内通风不好,可采用地面块栽或床栽。

冬季温度低,可先在地道发菌室加温发菌,待出现原基时,就可移至地道出菇。

地道黑暗,出菇时应补充光照。

比如高2.5米,宽1.3~1.6米的地道,通风条件不好,每隔6~8米就需要安装45~60瓦电灯1只。而通风条件好的地方,每隔8~10米安装45瓦电灯1只,每天照明4~6小时,就可以满足平菇对光照的要求了。

生料栽培

主料拌好后就进行装袋、接种,然后进入发菌。

原料必须新、杂菌相对量要少,PH值要高,添加大量的杀菌剂,接入的菌种量要大,生产环境有较低的温度。

发酵料栽培平菇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能杀灭大多数的杂菌和虫害,改变栽培料的理化性状,使菌丝更快速、更茁壮的生长。

熟料栽培

优点是原料广、成功率高、受季节性影响小,缺点是成本高、劳动力大、需要相关的灭菌、消毒、接种设备。

方法类同于制作三级种的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发酵料栽培平菇的具体步骤包括:拌料、装袋、接种、发菌、出菇等,强调严格消毒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覆土出菇法

选地势平坦的场地,挖深30厘米、宽1米、长不限的畦床,床底略呈龟背状,床与床之间相隔80厘米以上,并留好排水沟。

畦床先用1000倍敌敌畏喷洒杀虫,再用5%石灰水消毒杀菌。

将发好菌的菌袋塑料膜包去,把菌棒横卧于床内,菌棒间相隔2--3厘米,排满畦床。

再把事先消毒过的覆土材料覆于菌棒上,浇一遍透水,泥土沉入菌棒之间,再次用土添铺,再浇水,直到菌棒之间全都是稀泥为止。

再在菌棒上铺一层4-5厘米厚的覆土,用水均匀的浇灌,直到覆土层全部吃透水,覆土工作结束。

如果是在室外修建的畦床,要架设小拱棚,覆盖塑料膜或草莲等遮阴物。一般7--10就可出菇。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养殖。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