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蚯蚓可以使用锯末作为其中一种饲料或养殖基质。以下是使用锯末养殖蚯蚓的几种方法:
普通养殖方法
使用底部有孔的木箱、瓦盆、铁桶、花盆等容器,装适量土壤和锯末,将蚯蚓放入容器中,上面盖上土。
饲料可以是稀粥、淘米水、面汤、果皮、米糠、麸皮、豆腐渣、饼粕等。
环境要求:土壤宜偏酸性,土质松软,黏性不大,干湿适度,含腐殖质丰富,再加些杂草、烂树叶或蔬菜叶。夏季要阴凉无光,冬季需温暖不冻。
废弃香菇菌棒养殖方法
选择林下场地,将废弃香菇菌棒打碎成锯末状,并用EM菌发酵,堆放2米高2米宽锥堆,覆盖塑料布罩笼,5-7天后发酵成功。
发酵成功的锯末呈黑土色,略有酸味,可用于铺设养殖基质,宽1米左右,高0.4米左右,长度不限。
投放蚯蚓种,先期少量投放,观察蚯蚓是否适应,再逐渐增加投放量。
箱筐养殖方法
制作箱筐,内装料可以使用松软园土掺锯末,或者使用撕碎并用水浸透的马粪纸、草扳纸与园土混合。
投放优质蚯蚓,如大平二号,保持适宜温度20-27℃,湿度70%-80%,每天通风3-4次。
饲料可以使用猪粪、牛粪、秸秆、杂草等,配方可以灵活调整。
牛粪和农作物秸秆养殖方法
将鲜牛粪、农作物秸秆粉、糠壳粉、锯末粉或菌苞等物质混合,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发酵温度40-60℃,发酵20-40天得到蚯蚓饲料。
发酵完成后,将蚯蚓饲料投入养殖池或箱中,投放蚯蚓种,在83℃条件下养殖40-50天即可提取蚯蚓。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养殖。例如,废弃香菇菌棒养殖方法可以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成本,而箱筐养殖方法则适合小规模养殖,便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