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的颗粒物是指 分散悬浮在空气中的液态或固态物质,其粒度在微米级,粒径大约在0.0002-100微米之间。这些颗粒物包括气溶胶、烟、尘、雾和炭烟等多种形态。根据来源和组成,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颗粒物,例如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等。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例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
空气中的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具有多种负面影响。它们可以附着有毒金属、致癌物质和致病菌等,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其他器官产生毒害作用。根据粒径大小,颗粒物可分为降尘、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如PM2.5和PM10)能够随人体呼吸作用深入肺部,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因此,了解空气中的颗粒物及其来源和危害,对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空气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