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喇蛄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饲料选择
东北喇蛄是杂食偏肉食性的虾类,因此在饲喂时应选择高蛋白质含量的人工饲料,主要以鱼肉为主,辅以人工饲料、燕麦和黄豆。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应根据养殖水温、个体大小、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例如,5-8克每尾的喇蛄,养殖密度在80-100尾每平方米;8-10克每尾的喇蛄,养殖密度在50-70尾每平方米。
水温控制
东北喇蛄的耐受水温为2-31℃,生长适宜水温为16-21℃。在适宜水温下,喇蛄的生长速度会加快。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25℃时,应适当减少投喂量;当水温低于6℃或高于27℃时,喇蛄会开始打洞越冬或避暑,此时应停止投喂食物。
养殖设施
养殖池应选择直径2.5米、深1米的玻璃钢制圆形缸,并设置进排水系统形成微流水养殖环境。养殖缸中央排水口安装长1米、直径0.2米的PVC管,PVC管上设直径1厘米的密孔。同时,安装鼓风机和气盘等增氧设备,保障养殖期间溶氧>5毫克/升。养殖池应设置防逃及躲避设施,如黑色遮阳网、圆柱密孔PVC管等,以减少喇蛄的逃跑和互相残食。
疾病预防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水质调节和肠道调理,定期添加维生素C和益生菌,以增强喇蛄的抗病能力。
增殖方法
除了传统的池塘和稻田养殖外,还可以利用农田排水沟渠、废旧河道、沼泽、苇塘、草塘等荒废水域资源进行混养或单养。通过放养、移植和放流等方式进行人工增殖,同时也可以将喇蛄作为饵料增殖,增加经济鱼类的产量。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东北喇蛄,并在高寒地区沼泽地等特定环境中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