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兰的养殖方法如下:
繁殖方法
分株:在自然状态下靠一分为二式分株,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每次分植一二株,1年内可萌发成丛。
扦插:选择健壮植株,每两个节眼剪成一段,一节眼插入沙(土)内,约30天发根,另一节眼露于地面,萌发枝叶。扦插苗约1个半月可移植上盆培育,翌年即可萌发成丛,开花供观赏。
块茎繁殖:选取健康的朱兰块茎,确保其表面无病虫害。将块茎装入透气性好的蛇皮袋中,保持适宜的湿度(60%-80%)和温度(10-20℃)。等待块茎的节上开始萌发新芽。待新芽长至一定长度时(通常5-10厘米),掰下新芽作为种苗。块茎可再次萌芽,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繁殖。
种子繁殖:采集细小的朱兰种子,确保其成熟度。采用无菌播种技术,将种子播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在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光照等),促进种子萌发。种子萌发后,进行幼苗的培养和管理。种子寿命短,且萌发条件苛刻,因此种子繁殖难度较大。
组培快繁:利用朱兰的嫩叶或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将外植体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并诱导外植体形成幼苗。将幼苗进行生根诱导和移栽。选取朱兰的成熟果实作为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将果实切开并取出种子。将种子均匀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并进行组培苗的增殖、生根和移栽。
花盆与土壤
花盆选择:选择盆深一点,口小一点的花盆,这样土壤容易干且通风又通气,才容易长出根来。种植两三年后也可以换成瓷盆。
土壤选择:选择排除积水性良好的腐殖质土壤,pH值6-7.5,透水性良好。推荐介质为80%进口粗纤维草炭+20%珍珠岩,不要使用树皮和有机肥。
浇水与湿度
浇水: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朱兰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遮阴:夏季高温时,需要降温,可以适当遮阴。
温度
适宜温度:朱兰适宜生长在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稍耐寒,但不能低于5℃以下,否则会影响它的生长以及存活率。
修剪与防治
修剪:用无菌剪刀修剪,切下残叶和根,注意不要损伤花蕾。修剪后放在阴凉处,根变白以后,就可以种植了。
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根腐病和叶腐现象,避免供水不恰当,中午不要浇水。叶片枯黄时,通过不让直射日光照射,可以成长并生存下去。
换盆
换盆周期:为了让花根有足够的空间呼吸,朱兰的花盆约需每两年更换一次,避免盆栽过小,影响植株的成长。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朱兰,使其健康生长并开花。